“申诉”与“反申诉”似乎成为本届奥运会常态。伦敦赛场上发生了多起难以界定的争议判罚。一些误判不仅硬生生击碎了一些选手们四年的梦想和努力,也一而再地挑战着本届奥运会裁判公正尺度的下限。
据统计,本届伦敦奥运一共查出了8起兴奋剂事件,当然该类丑闻几乎每届都难以避免。但是除了兴奋剂,各国代表团频繁地申诉同样引人关注。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决赛,金牌变银牌的中国自行车队就拒绝接受裁判给出的“提前接力犯规”一说。申诉、被驳回、再申诉的过程仍在艰难进行中。此外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的铜牌被抢也引发了中国田径队的抗议和申诉。
事实上,中国队遭遇的争议判罚还不止这两次申诉。“吊环王”陈一冰就在吊环单项决赛中受到明显争议判罚,在完成了堪称全场最佳动作后,仅仅收获一枚银牌。当时,虽然陈一冰表现出了足够的大将风范坦然接受,但中国体操队却对此非常不满,领队叶振南还在微博上讽刺道:“想对裁判老爷们说爱你不容易啊!”
不可不提的还有叶诗文因出色表现而引来无端非议。美国教练莱昂纳多暗示她的成绩与兴奋剂挂钩,令部分外媒“围攻”小叶,让奥运会是否存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的偏见引起了争论。
放眼其他代表队,遭遇争议判罚的情况同样不少。韩国方面就认为,该国泳池一哥朴泰桓在男子400米自由泳预赛中遭误判被取消第1名一事,虽然事后申诉成功,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朴泰桓在决赛中的发挥,最终痛失金牌;此外,韩国女子重剑选手申雅岚在半决赛中遭到误判无缘决赛,于赛后坐地痛哭的一幕极大刺痛了韩国观众的内心。有韩国网民讽刺道:“2012年最大谎言之一,就是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裁判团代表有关‘公正遵守规定和实现体育精神’的宣誓。”
还有日本队也在柔道、体操和拳击等多个项目的比赛中受到误判。只是与中国命运相反的是,日本队三次申诉三次成功,堪称本届奥运会“申诉项目”的金牌得主。
对于频发的误判和申诉事故,央视曾在8月6日的《新闻联播》节目中评论道:“造成误判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裁判不够专业,比赛规则存在灰色地带不够精确,或者裁判出于种种复杂的考量对东道主选手的特殊照顾。”事实也证明,譬如英国自行车队选手辛德斯的“假摔事件”,就让体育精神受到质疑;而英国赛艇选手普利切斯在落后法国队的情况下以装备故障为名申请重赛居然获准,并最终反超法国夺得银牌,更是让全球观众瞠目结舌。
此外央视还援引其他观点表示:“这些争议性判罚的背后往往存在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需要指出的是,同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的中日韩三国在本届奥运会上遭到误判较多,毕竟作为工业革命的发祥地,英国底气十足,对自己的文化、规矩、习惯充满自信,有时甚至有些骄傲。但是,这种文化、价值观领域的倾向性,是不应出现在纯洁的奥运赛场上的。
当然,中国代表团也需要注意到,虽然同样受到不少误判,但日、韩两队的申诉成功率却很高,因此中国队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申诉质量,以保证在未来征战国际赛场再碰到类似误判时,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运动员和国家的利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