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9日出生于上海
2005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2006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亚军
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亚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季军
2010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第4名
2011年亚洲女排锦标赛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第五名
初练排球 马蕴雯的父母很高,她曾经测骨龄时也显示能长到1米9左右。不过,因为发育得晚,进入排球队后她还没长个,连1米7都不到。“刚开始没长个,也怕我以后都长不高,教练就跟我说,如果长不了个就打二传,没想到一段时间后个子一下长起来,只是人还是很瘦,就打了副攻。”
进入国家队 进入专业队后,马蕴雯一年不到就上了一队,跟随主帅张立明。04-05赛季排球联赛后,机会来了。“我从没想过会进国家队,联赛主场和北京比赛,陈导来了,当时我以为他来看冯坤姐的,后来才知道,当时陈导觉得我不错,就让我去国家队了。”【查看全文】
Part2 退回地方队 随着比赛的增多,在与国际强队交手时,她扣球无力,技术单一等众多弱点显露出来,2005年剩下的比赛,她打得一塌糊涂,转年的世锦赛和亚锦赛,她便没再获得参赛的机会。她被国家队退回了地方队。
Part3 再如国家队 2007年马蕴雯再次被召回国家队,在奥运前最后的大奖赛中获得机会,并一步步取代薛明成为首发副攻,最终入选北京奥运会,和赵蕊蕊搭档,为女排获得铜牌立下汗马功劳。【查看全文】
压力 小组赛连负古巴和美国,中国女排只能以第三名的成绩晋级八强,1/4决赛,东道主遭遇老冤家俄罗斯,这让马蕴雯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辗转难眠 “8进4对俄罗斯,肯定也是我主打,因为前面的比赛都是我首发的。”马蕴雯说,知道自己会首发,比赛前的那天晚上,她整夜没有睡着。可是奥运会的争夺,四年一届,是所有队员的梦想。而且和小组赛不同,淘汰赛是一场定输赢,如果失利就意味着这段旅程的结束。马蕴雯早早地上了床,却辗转难眠,“我当时就想,怎么办怎么办,如果输了,后面就没比赛了,怎么办。”好在俄罗斯当时的状态并不好,中国女排再在奥运赛场上给了对手沉痛一击,3-0完胜后
回忆 决赛和巴西的争夺马蕴雯说:“一上来,我们其实有机会的,她们很紧张,但我们没抓住,就几个球没有抑制住,对方气势上来了。”
铜牌也完美 虽然铜牌没有金牌那么完美,但对于首次参赛的马蕴雯来说,她已经非常满足,“当时巴西的确状态太好了,也没办法,我们能拿第三已经很好了。”她说。【查看全文】
亚锦赛之前,中国队召回了接应张磊和自由人张娴,球队回到了原来快速多变的打法。最终,中国女排时隔6年重夺桂冠。对于事关伦敦出线的世界杯,马蕴雯坦言没有任何想法,她完全没有想到队伍能够获得前三。直到最后一场和德国,中国队如果3局取胜将稳获资格时,大家才有所意识。
拿到奥运入场券,姑娘们喜极而泣。“那种感觉就是很开心,发自肺腑的开心。”
伦敦奥运 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排1/4决赛,中国女排经过五局苦战2-3遗憾输给日本。无缘半决赛,以并列第五名的成绩结束了伦敦奥运会。 【查看全文】
得益于篮球 虽然是零基础,但长期的篮球训练使得马蕴雯在各方面都比较突出。“马蕴雯身体素质出众,扣球力量大,擅长打二号位的背飞,无论是步伐还是挥臂都非常具有特色,是中国女排在二号位突破的又一有利武器。”这是排球专家对上海姑娘的评价。
远网背飞 据了解当时陈忠和之所以看上马蕴雯,也是因为她的绝招—远网背飞。马蕴雯说这跟当初篮球基础有关系。“练篮球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下肢力量练得很多,当时练习三步上篮,感觉和后来的背飞在技术,节奏都很类似。”【查看全文】
Part1 调侃 “有次在食堂,陈导看到刘翔,举着筷子大喊,刘翔过来一下!等他过来,陈导说,我们这个上海的小姑娘很喜欢你的,你们可以认识一下的。从此后,孙海平见到我就一直笑,好像在说,你喜欢我们家刘翔。后来和刘翔见面机会很多,就熟了。”马蕴雯说。
Part3 已名花有主 马蕴雯还在采访中表示她和刘翔是不可能的。但是,有媒体在转载这篇专访却断章取义,摇身一变成了马蕴雯默认是刘翔女友,引得不少网络相继转载。但是据记者了解,刘翔和马蕴雯只是普通朋友,而且据知情人士透露马蕴雯已经有男友了。【查看全文】
“马蕴雯身体素质出众,扣球力量大,擅长打二号位的背飞,无论是步伐还是挥臂都非常具有特色,是中国女排在二号位突破的又一有利武器。” 这是排球专家对上海姑娘的评价。
马蕴雯是一张白纸,能写最美的文字,能画最美的画图。我们也期待马蕴雯能够为我们写出最绚丽的篇章,画出最美丽的图画。
“刚打排球会觉得很奇怪,球很轻,打完以后手好疼。”马蕴雯回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