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赛场”是走马上任不久的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郁知非近来一直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它指的是即将在安亭全面开工的上海国际赛车场。这样称呼它,不仅简洁,而且一语双关。因为从空中俯瞰,赛车场的整体就如同一个大大的“上”字,还因为如果上海申请成为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中国大奖赛站点成功的话,这条赛道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上海分站赛场”。随着F1两巨头———国际汽车联合会主席马克思·莫斯利和掌握着决定F1举办地的“生杀大权”的伯尼·埃克莱斯顿的相继访沪,F1离上海越来越近了。 F1赛事的精彩、速度和影响自不待言:被誉为“世界三大体育盛事”之一的它在现场观众和电视收视率方面不亚于奥运会和世界杯。巨大的产业前景、强大的品牌效应、有待挖掘的文化内涵,使得“成为遍布世界的分站之一”这块“奶酪”显得如此诱人。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中国的其他城市也纷纷跃跃欲试,希望引进F1赛事。而原则上,一个国家、甚至几个邻国中只能择一地,设一个F1分站赛点。虽未最终敲定,但上海已最为业内人士所看好。选择上海的理由,用郁知非的一句话来说,叫“乘势而上”。“乘”的是上海每年经济发展速度呈两位数增长的这个大好形势。正是依托了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上海才有把握、有底气叩开F1这一大手笔、大气魄的世界顶级赛事。 F1最终“落户”上海的协议尚未签署,但F1赛车的轰鸣引擎声好像已经在我们的耳旁响起。让我们等待F1的早日来到。 本报记者薛淼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