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尘仆仆的米卢蒂诺维奇出现在眼前时,获得独家采访“资格”的记者,第一感觉就是———米卢明显地老了。距上一次采访老米仅隔了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但米卢的疲惫和忧虑在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显得更加明显了。 双方刚一坐定,还没等记者发问,米卢反客为主,先给记者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认为———中国足球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 记者笑了,想起上次采访时,米卢一再强调“耐心”,便以此作答。 不料,米卢非常严肃说道:“支持!” 大家知道,米卢对于他的队员们在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赛上的表现非常满意,特别是最后一场做客印尼的那场比赛。时隔一个多星期,米卢提起来仍然津津乐道。他说:“我很荣幸这次有机会与中国球员并肩冲击世界杯决赛圈,这将是一次快乐的经历!”老米脸上的那副喜滋滋的表情,好像中国队已经大功告成了一般。 不过,当我们的话题转到最近发生的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上,这位自诩永远快乐的南斯拉夫小老头马上收起了他那标牌式的微笑。特别对于一些中国球迷在比赛现场“指挥”教练“换人”的表现,米卢很是不满。他认为,他的球员在场上都是非常尽心尽力的,偶尔的失误就换来观众的嘘声,这对他们很不公平,更何况,这中间还夹杂着一些球迷对人员安排的一些个人理解。米卢不客气地说:“我有自己的主见,我知道什么时候该让什么人上场。” 接着,话题引到米卢与大连实德队某些球员不合的传闻。对此,米卢坦然而直率地说:“考察一名球员,我更多地是要看他在比赛和训练中的表现,而不是看他是来自哪支球队。” 尽管米卢一再声称自己不懂中文,既看不到那些批评,也不会影响他一贯快乐的心情。但记者通过与他的交往发现,在这个问题上,他还是非常在乎的。果然,米卢话音刚落,便向记者展示了他刚刚收到的美国足协寄给他的一本名叫《美国足球十年:1990———2000》的杂志,并且翻开其中的好几处美国足协官员和教练对他的良好评价给记者看。 谈到“十强赛”分组抽签后国内掀起的一片乐观情绪,米卢很是不以为然。他说,许多人都认为中国队抽了一支“上上签”,避开了沙特、伊朗和伊拉克等强队,似乎出线已成定局。这种盲目乐观的氛围对中国队两个月后的“决战”有百害而无一利。要知道,中国队在阿联酋和卡塔尔两队的脚下从未讨到过什么便宜;而来自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也是一个不容半点儿忽视的对手,一方面,该队的不少球员继承了前苏联的足球传统;另一方面,该队正在吸纳一些俄罗斯球员加盟,届时,实力肯定会大有提高。更何况,弱队战胜强队的例子在国际足坛数不胜数。因此,中国队在面对他们时,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掉以轻心。中国球员因患得患失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是不堪回首的。米卢再次强调:“最重要的是,所有的中国球迷应该全力支持中国队。没有球迷支持的球队,是很难获得胜利的。”
(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