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下午,走进国家女篮训练馆,恰好赶上训练结束,大部分队员纷纷撤离,场边只剩下三五个姑娘在练习投篮,正当记者心中嘀咕,要采访的五个新人可别都走了的时候,定睛一看,留下来还在揣摩动作的几个人可不都是“新面孔”吗?
定格一:攻击后卫卞兰
籍贯:江苏(江苏队)
年龄:16岁
身高:1米80
卞兰是典型的南方水乡女孩长相,白净精致,说话还带点好听的口音。性格活泼的她用队友的话说“特别能闹”,到队没两天就和大家混熟了。她在省里刚上一队就给调到国家集训队来了,心中无比意外,冷静下来,她想教练调自己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长远培养,那么自己就应该利用到国家队集训的机会长见识、开眼界。场内场外,她都瞪大眼睛观察琢磨:“国家队到底是怎么练的,用什么标准要求动作的?……”卞兰说自己技术不全面,投篮没有突破好,这是她很想在国家队提高的一点。
定格二:二中锋姬晓
籍贯:山东(山东队)
年龄:16岁
身高:1米90
“你等一下我!”姬晓在接受采访前,先给一旁的卞兰打了招呼。两个队里年龄最小的女孩儿一来就特别亲近,即便是洗澡,也都一起行动。
姬晓说没想到这么早就进国家队,“原来想应该是17、18岁吧!”跟队里练了几天,最大的感受是训练节奏比地方队紧凑,“教练特别强调场上呼应,要求很细”。她觉得自己年龄小、条件还不错,是被选进国家队的主要原因,“技术上还不够,外线突破、三分球都需要提高”。她希望自己到了国家队后,能够早点让自己成熟起来。然而到底只有16岁,刚说到“成熟”,她又说最担心自己在训练累的时候想家,“要是忍不住了,我就打电话给妈妈!”
定格三:组织后卫宋晓云
籍贯:辽宁(广东队)
年龄:18岁
身高:1米75
晓云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选进国家队,队友替她说了原因,“她速度特别快,简直就是飞毛腿!”大家“逼迫”晓云道出自己跑得快的原因。
“我这么矮,跑不快还怎么打呀?”
“这个理由哪能通得过,再说!”
“我爸爸是练短跑的、我妈是全能选手,跳高特别好,投篮特别准!”这下大家明白了,“原来是有遗传基因呀!”
晓云说自己就这点优势,“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国家队要求”,“但是到国家队来是个很不容易的学习机会,我的愿望就是通过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先不说能不能在国家队站住脚什么的,首先是冬训之后回母队广东队,能够把首届女篮联赛打好!”
定格四:攻击后卫郑安南
籍贯:河南(河南队)
年龄:21岁
身高:1米83
“我说话动作幅度比较大啊!”郑安南暗示身边的队友给腾开地方,好让她手舞足蹈地表达。在河南队,安南先打中锋,后改打边锋,这次入选国家集训队,宫鲁鸣教练让她改打攻击后卫,“说实话,对后卫这个位置我还真不太了解!”她说自己特别喜欢苗立杰,“她打球动作漂亮,还显得特别轻松,我在场上做动作怎么就老那么吃力呢?和老队员相比,我差距太大了,现在先不想别的,尽快赶齐是最重要的!”三分球精准是她的一大优势,但从一个优秀投手转变为第二组织者,安南说自己还得增进技艺,“首先是运球和传球的基本技术,不能一让我带球,就丢了,还得学会灵活多变的传球……”说话的时候,她双手比划开来,样子就像在打太极拳,乐坏了一旁听她讲话的人。
定格五:二中锋刘晓红
年龄:23岁(河南队)
身高:1米90
入选国家集训队,晓红也是出乎意料,与几个小队友不同的是,她们是没想到提前进队,而她没想到已经23岁的自己还有进国家队的机会。“前几年,特别想进国家队,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觉得希望越来越渺茫……”得到“迟到”的通知,刘晓红心中依然感到激动和欣喜,“自己虽然年龄比较大了,但在国家队里,我还是一个新人!”从老队员到新人的心理调试外,她还要适应场上位置的转变,在河南队司职中锋的她,到国家队改打二中锋,“二中锋是场上的核心,是内外衔接的桥梁,大中锋主要是定位,操心不多,但二中锋头脑要灵活、肢体动作也要灵活……”晓红说自己别的不担心,就担心自己的身体稍显单薄,对抗中有些吃亏,“训练局伙食不错,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里能吃胖点!”
(中体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