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成绩作为中国队此次四国赛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那么无法否认中国队是“一败涂地”了。 中国队此次卫冕失败,对国足全体将士不异于是当头棒喝,通过与根本算不上强大的对手交手,中国队技战术各个方面的破绽得到了充分地暴露。这为国足在随后20多天的备战训练开出了“药方”,让国足能够有的放矢地“亡羊补牢”。 定位球,成败的胜负手 在同朝鲜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再次被对手利用角球机会破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队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丢球是因为定位球防守的失败造成的。令人不解的是,米卢在所有的集训中都将定位球的攻防作为重点课之一,但在米家军的所有战史中,我们却很难看到定位球攻防的成功之作。 定位球防守方面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米卢强调的是盯人和区域相结合的防守定位球方式。但区域防守的复杂性让国足很难适应,结果导致防守失位或者漏人,这种“都要盯住”的结果导致了“都没盯住”的恶果。在进攻方面,定位球失败率的居高不下,主要是接应的球员根本抢不到第一落点!无论是在小组赛中,还是在四国赛中,中国队获得的角球和前场任意球都要比对方多出很多,但就是只开花不结果。这对进攻手段以边路进攻和定位球得分的国足来说,无异于将自己的两条腿断去一条。 边后卫,制胜的撒手锏 在多次集训中,米卢始终在重点演练两个边路的下底传中。虽然国人一直认为中路进攻更直接有效,但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我们的中路球员背身拿球后护球摆脱,然后再传出致命的威胁球,好像总是效果不好,也比较慢。在十强赛中,面对技术细腻但速度缓慢的西亚球队,应该说坚持国足传统的下底传中战术要比中路渗透更加有效。 但是,对边后卫的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我们需要技术好,爆发力强,速度快的边后卫来执行这种战术。从现在来看,确实还需要像孙继海这样的边后卫,只有他才能够将从本方进行到对方禁区的边路完全统治起来。 高中锋,失效的攻击点 高快组合历来是国足惯用的锋线组合。但从小组赛到四国赛,国足的高中锋在冲击力和制空权上并没有占到便宜。所以在未来的十强赛中,中国队将更多地依靠有限的几次机会,打成功率,打防守反击。这样站位型的高中锋就基本上失去了作用。 而郝海东和杨晨这样的技术好,速度快的前锋,将会在十强赛中大有作为。由于他们能够控球突破,能够传球做配合,比较善于跑位和扯动,所以他们无论是反击中的单兵作战,还是整体推进中的相互配合,都要强于高中锋。 本报记者李海 (辽沈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