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球,在国内球类比赛中本来就是个冷门,而承接九运会男子手球决赛的湛江赛区距九运会中心广州又是最边远的。按一般逻辑,“冷门”加“边远”肯定等于“清淡”,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湛江赛区手球赛是九运会球市最火爆的赛区之一。信不信由你。 观众爆棚 说也奇怪,地处祖国大陆最南端,东向南海,南隔琼州海峡的湛江,以前从未举行过手球比赛,除本地雷州一中开展手球外,广大市民对手球也很陌生,然而,本次九运手球赛在此地举办,却无意之中找到了庞大的知音队伍,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比赛期间,观众人数达到了66000人次,其中,在交叉赛广东战解放军队时,能容纳3300名观众的湛江体育馆里,连过道和场地边也塞满了人,公安无奈,不得不把所有入口上了锁。而在这些观众中,还有一位是拄着拐杖,拿着国旗的,来自湛江福利院的残疾人国光实。冠亚军决赛时,单单海军某部就预定了2000张票,后来组委会考虑到地方观众的需求,只同意给其一半。70多岁的,已连续参加了九次全运会手球裁判的李光佳老先生不无感叹地说:“这是我所看到的,历届全运会观众最火爆的一次”。 乐队叫板 观众多,赛场气氛自然就很热烈。自开赛以来,无论是强队对强队,还是弱旅对劲旅,赛场气氛始终热闹有余。在解放军对广东队的一场比赛中,看台上,由解放军某部军乐团组成的拉拉队,与当地组织的仪仗队管乐队接上了火,这边《解放军进行曲》刚罢,那边《运动员进行曲》又起;受其感染,这边当地志愿者拉拉队把手中的锣鼓敲得震耳欲聋,而那边数百名南海舰队官兵的男声大合唱《陆战之歌》更是铺天盖地;一位战士把嗓子喊哑了,而体育系的一位鼓手却把双手磨出了血泡……见此情此景,国家小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胡建国激动地说:“湛江赛区不光是‘四个一流’做得好,我看还要加一个‘观众一流’”。 1000个赛事“活广告” 湛江赛区的火爆不光是观众多而热情,志愿者的报名也非常踊跃。全市有8000多人报名争当志愿者,结果经过有关方面的面试、挑选和排培训,最终只录用了1000名,其中包括了一对来自湛江一中年仅12岁的双胞胎姐妹叶琳和叶玮,以及一名35岁的,从安徽来湛江打工的男士。 1000名志愿者的概念是:九运手球比赛期间,在湛江有1000个赛事的“活广告”,每天都会在各行各业为赛事作义务宣传;也意味着一名参赛者就有6名志愿者在为其服务。 这些志愿者经过庄严的集体宣誓后,分别进入了各代表团驻地、比赛场馆、机场、车站、组织拉拉队、礼仪迎宾、礼仪接待、会务、礼仪导引、资料查询、环境治理、新闻中心、团队联络、应急服务和后勤保障等十几个岗位,展开了热情扬溢的服务,受到了参赛各队的好评。尤其是志愿者们自编出版《宣传快讯》,为湛江赛区的火爆场面,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 正是:事在人为,心热赛暖。(张耀光)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