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姚明的名字被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宣布为2002年状元秀的时候,他注定要成为全世界瞩目的中心。在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还有什么能和足球抗衡,那就是篮球,因为篮球有了中国大男孩姚明。 从北京时间6月27日上午7:36分起,姚明的名字被各种语言重复了N次,各种赞扬、祝贺、评价、分析充斥了网络、屏幕,也将铺满当天下午和明天出版的各种报纸杂志。作为姚明选秀的现场翻译,我在姚明身边一直观察着这个离22岁还差3个月的上海大男孩,看他会如何面对这样的喜悦,特别经过无数周折之后来之不易的喜悦。 但是我发现姚明并没有欣喜若狂,没有趾高气扬,甚至对于满屋子的中外记者以及亲朋好友的兴高采烈,有一种淡漠和不以为然的忽视。以至于要和他说话的人,都要先多少收敛一下自己的笑容,才能找到和姚明说话的适合表情。 这就是姚明,一个对待夸赞和成就从来不沾沾自喜的大男孩。 记得我第一次见到姚明的时候,16岁的他就是这种表情。从小就高人三头的姚明早已习惯了人们对他的惊讶与羡慕。姚明对纽约选秀大会现场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篮球生涯和人生的新起点,是新的挑战。”别人听上去可能认为是客气话,但我知道这是发自姚明的心声。 姚明在接受采访的间隙,不断地去网上查看选秀的进程,特别关注那些高选位的中锋,因为这些高中钟将是他未来的对手。在选秀的当天,NBA的许多专家和前辈如巴克利、史密斯等人都对姚明未来要面对的一切提出了忠告:上肢力量、身体对抗、语言关、新的环境、新的比赛…… 姚明对于这些批评和忠告特别关注,就像他在悉尼奥运会不断问我各国教练对他的评价一样,只听批评和不足,不听赞扬和大话。在如何对待成绩和不足这把人生尺度面前,姚明显示了与他年龄极不相称的成熟。 当然姚明并不是一个冷若冰霜的人,当休斯顿记者隔着太平洋问他愿不愿意跟火箭队主教练鲁迪·汤姆贾诺维奇打球的时候,内心的喜悦一下就浮上了姚明的眉梢。因为他知道鲁迪还会教给他更多的东西,那里有他进步的空间。 不仅仅是NBA选择了姚明,姚明也选择了NBA,选择了未来,选择了一个能让他面对更强的对手,学到更多东西的地方。当然他没有忘记选择的目的,他说让自己提高的目的,是让中国的篮球更快地提高。 这就是姚明。当别人为他高兴、为他流泪、为他欣喜若狂的时候,他却把冷静的目光投向了更远的远方。 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大男孩,无论在NBA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将成为他继续攀登篮球高峰的台阶。(徐济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