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会忘记上海滩的故事。 第五次老总峰会选在这里注定了风起云涌,所有与会人员在国际会议中心最气派的世纪大厅留下的镜头,也将昭示足球界:中国足协开始在反思后有所动作了。问题是,在上海滩抛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究竟是投枪还是遮羞布,还需要相当的一段时间来证明。 那位看上去很有风度的老总说的没错,中国足协做了太多咬牙切齿但最后都咽到自己肚子里的事情,不敢对这次的上海聚会有多大的奢望。这样的话语有些消极,也有些悲哀,但根源还是在中国足协。因为每次的故事过后,俱乐部发现中国足协高高抡起的巴掌,还是打在了自己的脸上。 启动中超、恢复极限测试、加强对俱乐部和球员的管理,一切看上去都顺理成章,足协的描绘注定是一幅非常精美的画面。但既吃过猪肉又见过猪跑的俱乐部老总们,在慷慨陈词之后,还可能是痛苦的等待。他们发现,以张吉龙为首的中国足协官员,再次为俱乐部画地为牢,但仍然看不到中国足协的任何改革和举措。所以老总们困惑了:那些所谓的为了中国足球形象的言语到底是投枪还是在遮羞,或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压力。这,没有人知道。 中国足协究竟制定了多少促进中国足球发展的规章制度,究竟征求了多少次俱乐部老总的意见,没有人能够说得清。老总们实际上总在担心,担心自己被足协所谓的开诚布公套进去,当了孙子还要磕头作揖。这样的担心是有依据的,1999年的渝沈疑案,足协看似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实际上是松日队从甲A滚蛋。这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也把那些还有正义感的俱乐部征服了。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的5楼会议室,老总们第一次坐在这样的圆桌前,享受的是五星级的待遇,但得到的不一定是灵丹妙药。 我们没有理由说这次会议的内容和中国足协的说法不高明、不务实,关键是刮了一夜的台风之后,是不是真正的脱胎换骨。杨一民称,新的极限测试将痛苦难熬。但我看,真正痛苦难熬还是那些不知道该当儿子还是孙子的俱乐部老总们,因为他们永远猜不透中国足协的心思。 方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