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格1949年出生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自小在距城十几公里的一个小村庄中长大,小村的居民不过2500人。温格的父亲阿尔封塞是一位商人,在村里经营着一家餐馆,对足球的痴迷使他把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几乎都交给了村里的足球队,他的孩子们都在这支球队踢球。
斯特拉斯堡位于德法边境,是阿尔萨斯首府。过去的几百年间,德法两国为了争夺这一矿产丰富的地区,曾无数次兵戎相见。二战之后,阿尔萨斯又回到了法兰西的怀抱。斯特拉斯堡队在历史上鲜有骄人战绩,因此温格很小的时候就把更多热情投注到了边境那边的德国球队身上,在父亲的带领之下,小温格经常到现场观看德甲,那时候他最钟情的球队是门兴格拉德巴赫。在德甲的赛场边上,一个法国孩子被足球的魅力彻底征服了,温格回忆说:“我被比赛的快节奏、激烈的对抗深深吸引。”
尽管对足球的狂热已经流淌在了小温格的血液之中,但据温格当年效力的第一支业余队——杜特伦赫姆队的队友古恩兹博格回忆,小温格在场上比他的哥哥严肃得多,就象是一个小大人,“他非常紧张,与哥哥古伊形成了鲜明对比。古伊喜欢喝酒,喜欢嬉笑。但那时温格表现出了对足球极为特殊的情感。”温格小的时候,整个阿尔萨斯地区都笼罩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孩子们参加球队训练必须得到牧师的批准,因为训练时间和晚间的祈祷是冲突的,那些要参加训练的孩子们在经过教堂前往运动场的时候,都要很郑重地在胸前划十字祈祷。
由于村子很小,因此很难在同一年龄段找到11个球员组成一支像样的球队。小温格直到12岁时才和小朋友们组成一支属于自己的球队,隶属于杜特伦赫姆队。至今在杜特伦赫姆队的荣誉室里还摆放着温格14岁时身穿队服与父亲的合影,当年的队友克劳德目前在杜特伦赫姆队中负责公共关系事务,他回忆说:“那时候,他司职中场,盘带很出色,是一位左右脚都能射门的前卫。在1968-1969赛季中,他还以13个进球成为球队的最佳射手。他踢球很机敏,视野开阔,这是他最大的特点。”温格在杜特伦赫姆队中的不俗表现被丙级队姆兹队主教练希尔德迅速发现,尽管姆兹队也是业余队,但起点比家乡球队高,而且还有队长袖标的诱惑,温格毫不犹豫地转会了,不久就随球队夺得了阿尔萨斯杯冠军。后来,温格还先后随希尔德转会到另一支业余队和地区中的最强队斯特拉斯堡队,这也是温格第一次迈进了职业俱乐部大门。
虽然始终在随球队四处比赛、训练,但温格从未放弃在斯特拉斯堡大学里的课程,经济学、社会学、德语和英语是他选修的主要课程。希尔德回忆说:“作为一名攻击型前卫,温格每个赛季都能进七、八个球。他的头球不太好,但会用头脑思考足球,思维的敏捷是他最大优势,对于俱乐部基础建设方面的事情他非常感兴趣。他参加过11场法甲联赛和一场联盟杯比赛。”卡普费尔是斯特拉斯堡有名气的足球记者,曾经坐在记者席上看过温格的比赛,他说:“1979年斯塔拉斯堡队夺得法国联赛冠军的时候,温格作为首发曾经出场过两三次。但最让我记忆犹新的还是联盟杯赛客场与杜伊斯堡队的比赛,那是他参加的惟一欧洲比赛,但不幸的是以0比4失利,而温格那场比赛司职中后卫,回到主场他就失去上场机会。温格之所以一直处于业余水平是因为他始终不愿意放弃大学课程。”
越是学习的人越知道自己在知识上差距在哪里,温格意识到英语日后肯定会对自己的事业大有裨益,因此他作为球员也想找出充足的时间去学习英语。温格回忆说:“如果你是职业球员,赛季一结束,你肯定就会愉快地开始假期了。我想应该去英国,那里可以把英语学好,我买了去英国的机票,到了剑桥大学,买了一辆自行车,开始为期三周的英语课程。我的队友都认为我疯了。”在斯特拉斯堡队,温格与队友的关系很淡漠,大家对他的普遍印象是沉默寡言,比实际年龄成熟。队友们认为温格是个聪明人,他自知很难成为一流职业球员,因此始终没有放弃学习,这为日后选择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成为著名教练也就不奇怪了。
(体育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