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璞突然出现在十强赛中国队大名单时,他自己都吓了一跳,连给记者打电话问:“哥,你看这是怎么回事?” “你问谁?你得先问问米奇(国安队南斯拉夫籍助理教练),准是老乡的话儿起了作用。” “噢……我说呢,米卢就看过我一场球。” 给他来一个风靡全国的“心理暗示战术”,“相信米卢,他很神奇。你就是神奇的因子之一,明白吗?” “明白了。”杨璞一直和国家队队友训练,到国家队报到前两天是这么安排的。第一天与家人去了北京郊区的雁栖湖旅游;第二天被记者折腾了大半天,记者就有了球场外的“战利品”——杨璞的一组照片。 杨璞很真实,也很男孩气。 记者问:“玩电脑是不是为了给球迷回信?” “不是,是看看女朋友给我发E-mail没有。” “打电话不就完了吗?” “她在日本呐,打电话多贵呀。” “抠门。经常拿个手提干什么?” “玩游戏呗……嘿嘿。” 公布大名单前一天,杨璞花了30多万巨资买下了这个坐骑。 杨璞问:“怎么样,这车有点意思不?” “有什么意思?对了,驾着新车,上了米卢的高速路。” “我的感觉和进球差不多。” “少废话,米卢早知你这么‘贪污腐败’就不要你了。” “噢……” “你去国家队报到,车用不上了,我开吧。” “我怕我爸揍我,求您给他打个电话商量商量?” “谁敢摧残国家队队员?这不影响十强赛吗?” 杨璞听了很兴奋的样子。 记者问:“没车的时候苦不苦?” “苦啊!车瘾犯了总得跟别人借,这回让他们见鬼去吧!” “停车!我得买块巧克力,又馋了。” “你还爱吃那些‘初级产品’?” “打小儿落的病。” “这我明白,业余队每天训练除了给两块钱还给一块巧克力,对吧?” “哥怎么知道?” “你问问区里的三级跳远纪录谁的?” “是您?得,您是我师哥,我也给您挑一盒。” 记者和杨璞到了网球场。“先别开打,出了汗再拍教练看了都不高兴,不怕说你打网球比踢足球还投入?”“这姿势怎么样?有些张德培的意思不?” “张德培?瞧人家标准的大眼睛,再瞧你的眼睛。” “哎……这姿势就是张德培的。” “这次见米卢少说话多干活,年龄老了就喜欢这口儿。别跟邵佳一似的,本来米卢挺看重他的,偏问米卢千金的情况,套近乎,上不了场了吧。” “是。哥这是教书育人啊。” “废话。到国家队别来这一套,米卢听不懂,能听懂的不高兴。按说你国际交往的经验不缺,在俄罗斯大使馆边上住了20多年,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明白,快拍吧,我这手都举累了。” “怎么着,你的意思说,你到国家队就冲出亚洲了?” 杨璞很得意,“哼哼……”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