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操界不乏有生意头脑的人,有李宁为证;中国体操界从来也不缺明星,有“璇美人”为例。中国体操在悉尼奥运会上的完美表现带来了空前的人气,中国新老体操人要趁热打铁,使中国体操更加兴旺。 本月10日在哈尔滨落幕的国际体操冠军挑战赛又一次让人们的目光聚焦到体操上。高额的奖金以及不菲的出场费自然颇具诱惑,不仅国内的好手聚齐了,国际体操界的“大腕”如奥运会鞍马冠军、罗马尼亚运动员乌兹卡·马瑞尔斯;奥运会吊环冠军、匈亚利选手乔拉尼·斯维斯特等也欣然加盟,举办如此高规格的商业比赛在中国体操界确属头一遭。 对于体操中心来说,办比赛要双赢。冠名单位可以藉此打开知名度,而体操运动也因为高水平的比赛逐渐被大众认识、喜爱。 体操中心主任张健说,办这比赛的目的就是要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体操,懂得欣赏体操。国内要是办乒乓球比赛,很多观众都可以当教练,而大多数的观众对于体操的了解还比较少。体操这项运动离大众已越来越远了。因此,在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当中推广、普及体操非常重要。 他说,中国竞技体操人口也呈下降趋势,体操在青少年中普及率也很低。过去,许多学校体育课上有很多基本体操动作的练习,如跳箱、跳山羊、前滚翻、后滚翻等。但是现在这些练习项目已很难在体育课上看到。另外,由于体操器材昂贵,一些体操水平相对较低的省市也撤掉了专业队。这对于体操的发展很不利。 操作此次比赛的关键人物就是前体操名将国林跃。张健说,实际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新老体操人加入到了开发体操项目的行列中。今后体操中心将通过举办一些商业比赛来开拓体操市场。 举办比赛最大的赢家其实还是项目本身,比赛聚集了人气,拉拢了一些“人口”。这对于项目的发展实在是件好事。本报记者刘静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