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般时候老记们是在等米下锅,很惨,那么十强赛则是大米满仓,就看你有多大的肚子了。结果,这个十强赛谁也没闲着,都挺折腾,挺闹腾,一句话,乱。 这体育报纸的老大现在当然是那个体坛周报,这个看似庞然大物的家伙,现在更加嚣张。连连的冲击波,让那个所谓的老对手只能摇尾乞怜了,不过体坛自己的问题也很多,搞出那么多东东,自己要收拾也挺难。挖了个女记傍米卢总想拿点独家猛料,实际一看全是噱头,什么也没有,就剩米卢那个破帽子,反倒把自己的思路给弄乱了。本来的当家老生马老师由于受到挤兑,总让人感觉有点江河日下的味道,挖新闻的风头好象被董路,张晓舟等后起之秀给盖过去了,反正是风头不再了。至于那个球迷作家,不提也罢,怎么看怎么象那个成天叫着要封笔的那个所谓大师,真以为自己是大师啊,错觉吧。不过现在来看体坛还是最强势的,短期内不可能动摇,不过办报思路的胡乱就有点埋炸弹的意思了。 出于惯例,咱还把足球排第二,当然更惯例是第一。不过不管搞什么形式,足球就是给人感觉力不从心,以前还有个把主笔象那么回事,这个十强赛来看形势不妙啊。且不说李记转会让他们方寸大乱,就说现在的采访阵容真让人汗颜。李大腕的文笔肯定比马老师和董路强,但论到挖新闻,跑国家队也就是另一回事了。那些关于国家队的文章也就刚出道小记的水平,想充大腕,难。至于其他的更不要提呢,还有那个准备成为李第二那个美女肯定狂失落,其实这个妹妹忘了一点,人家李姐姐成为第一金牌师姐是经过不懈努力的,好比说拿破仑一天只睡4个小时,可不是每个只睡4小时的人都能成为拿破仑,不少人比拿破仑睡的还少,可没成拿破仑,结果进了精神病院。至于该报在出特刊上偷工减料就不必说了,人家都忙不迭扩版呢,该报却推出个4开8版,真短小精悍,够味。 把南方体育拍第三不少人有意见,可别不服,南方体育这帮爷们卖力的样子就值得买一份。 单说国家队采访,董路,张晓舟这两斯可真是贴身紧闭,尤其董路的势头更不可挡,活活气死男记,女记。再加上张晓舟这人的风花雪月,南方体育这个很小资的报纸看上去还挺象那么回事。至于其他版式之类的够前卫,很合新新人类的胃口。本来嘛,足球这玩意就那么回事,干吗非得一脸严肃的跟参加追悼会似的,那样反倒滑稽,估计参加的人有不少想没事偷着乐。不过该报的一些文章也够水平,看了半天就是看不懂,比周星星还无里头,看多了头大,没事看看图片,自己学着看图说话还不错,别忘了他们还有十强宝贝呢,没事看看,放松放松,老搞个苦大仇深,戚务生都累了,你不累吗? 第四算球报吗?算吧。这张充满着70年代味道的报纸给人感觉是真累,什么年月了,还这么老的版式啊,出土文物吗。再者该报已经成为人才培养的大本营,结果自己什么都没了,等主编高呼一声上,身后全是看家的老弱病残,现在还有谁知道球报的当家记者,恐怕没有了,至于更混帐的是,出什么特刊很难买到,还占着个主场之利,没事就别那什么。至于那个85万的噱头,谁信啊,难道你免费派送得来的数字啊,留着自己乐吧。 要说时势造英雄,98世界杯成就了体坛的霸主地位,今年十强赛和明年的世界杯没准给新报机会了,就看谁能抓住了。至于除此之外的那些,不提也罢,没事自己关起门折腾吧,就别出来闹腾了。 (搜狐体育网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