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9年之前的3年时间里,中国击剑落入低谷。在1999年世锦赛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中国击剑在男子花剑团体和女子重剑团体上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其它剑种也逐渐走出低谷,出现反弹的趋势。 为了征战九运会,除女子佩剑选手外(九运会没有设女子配剑项目),中国击剑的精英们都放弃参加正在法国进行的世锦赛尽数来到广东,所以这次九运会击剑比赛的意义不仅仅是一项全运会比赛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为明年的亚运会和2004年奥运会进行人才选拔。 新人能否担重任? 在悉尼奥运会上成绩不俗的中国击剑队目前正进入“调整期”,一些征战多年的老“剑客”将在九运会后淡出“江湖”,而今后中国击剑能否和法国、意大利、德国、匈牙利等国际一流队伍相匹敌,就要看此次九运会上有没有新“剑客”涌现了,所以九运会中,中国击剑的未来————各代表队的年轻“剑客”们的表现备受关注。 29岁的“中国第一女剑客”、江苏选手肖爱华表示,九运会将成为她运动生涯的终点。在肖爱华的身后,只有江苏的孟洁和上海的袁莉能勉强顶上来,她俩近两年参加的比赛虽也不少,但仍然显得比较稚嫩,水平发挥很不稳定,而且在技战术和击剑运动强调的“气质”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 女子重剑方面,江苏的梁琴和山东的杨劭奇能否继续在国际赛场上拼杀也已成为疑问。山东19岁的李娜有可能会成为新的领军人物。好在女子重剑的后备情况比女花稍好,除李娜外,还有两三个颇具潜质的新人,如果能有足够的比赛机会,她们应该有能力接班。 男子花剑“三剑客”中的叶冲退心已定,王海滨和董兆致要想在以后男花团体赛中有所作为,必须找到一个能顶替这一空缺的新搭档。与女花相比,男花的后备力量要强得多,以上海的张杰、江苏的周睿和广东的吴汉雄为代表的四五名新生代剑客已具备了相当强的技术实力,在国内比赛中已对“三剑客”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他们的打法和气质都令专家称道,目前所欠缺的是国际比赛经验,水平发挥还不够稳定。 腾飞路上多坎坷 相对于足球、篮球、排球和乒乓球等项目,击剑和大多数体育项目一样,在中国缺乏浓厚的市场氛围,关心的人也不多,所以虽然中国击剑正出现反弹之势,但要想真正腾飞,还有一段很坎坷的路要走。 目前,我国的击剑选手还是少得可怜,好苗子就更不多了。我国的优秀击剑选手多局限在江苏、上海、广东、天津和辽宁等几个省市,这就很容易使我们的击剑发展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 据记者了解,制约我们击剑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投入不足。不仅地方队,就是国家队的训练经费都很有限。每年国际击剑比赛有20多站高水平的比赛,但我们的国家队选手只能参加其中的三四站,人数还不是很多。而其他国家都能参加10站以上,且每个剑种都能派出6个以上的选手参加比赛。国家队的选手都是那么缺少高水平的锻炼,可想而知,各地方队的选手就更可怜了,许多地方击剑选手一年都打不上一场正式比赛。 击剑作为一项对抗性较强的项目,运动员只有多参加比赛,多与强手交战才能提高水平,才会更快地进步。现在国内的田径、拳击、体操等奥运重点项目都正在各显神通,逐渐增加运动员的比赛机会,扩大影响力。笔者以为,我们的击剑运动也应不甘人后,只有这样,中国的击剑才能早日腾飞。本报记者邱江剑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