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大运会开幕式仪式部分第一次合练现场,训练有素、新奇动感的开幕式仪式表演令在场记者大开眼界。作为此次仪式的主要负责人、大运会大型活动部副部长李丽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问:作为开幕式的第一部分,此次仪式是否能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答:当然!届时,将有来自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运动员、裁判员和国内外记者参加开幕仪式,所以,我们设计的仪式部分在符合国际大体联规程的同时,又特别从新世纪青年人第一次体育盛会和体现中国开放、朝气蓬勃的特点出发,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使仪式更具轻松愉快的特色。 问:仪式表演有什么特点? 答:首先,我们的仪仗队一改过去整齐划一的花束队、旗队的模式,由大运会会徽旗队第一个入场,然后是身着白色纱裙的校园天使队,她们将手捧和平鸽在行进中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当行至主席台前时,近百羽和平鸽现场放飞,这是仪式中第一个创新的亮点。随后,就是踏着鼓曲欢快节奏行进的少年小鼓队。另外,在各国代表团入场期间,还有身着本届大运会吉祥物的“拉拉”在场上进行欢快、滑稽的穿插表演。 其次,是我们的礼仪引导员。她们都是在大运会优秀礼仪引导员选拔赛中,经过严格的身体形态、体育礼仪知识、英语对话等方面的比赛脱颖而出的优胜者。这些高素质的引导员将在大运会上充分展现我国大学生的精神风采。再次,大运会的引导牌在设计上也有所突破。除国名之外,引导牌上还会有各国及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鸟类图案,这也体现了我们重视环保、热爱大自然的理念。 还有,就是既有民族特点、又有时尚改进的民族服装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大运会创编了新迎宾曲、运动员进行曲和火炬点燃曲等7首高质量的乐曲。 问:整个仪式会给人一种怎样的整体感觉? 答:我想,经过这么多天的努力和设计,我们应当能给大家一些新的感觉,体现出此次大运会“青春、友谊、和平”的主旨。实习记者刘雪莹张涛 (北京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