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打假果然动了真格,甲B几场“问题球”涉案者几乎(说几乎是因为或有幕后黑手)一网打尽。然而,昨天“虎头铡”一下,鸣冤叫屈声即四起。此举是否有当? 在下未作调查,也相信受罚者中会有“良民”。但眼下足坛假球泛滥,已经到了积重难返、民怨沸腾的地步,非用重典不足以正纲纪、镇邪风。一步三顾、谨小慎微,只能重蹈大事化小、姑息养奸的覆辙。不下重药,不能治沉疴! 这样岂不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走一个”,把6个队都推入乙级?不然。君不见足协处罚决定第七条留了个“网开一面”的活门!经过3个月俱乐部内部整顿分清良莠,如是个别人捣鬼,清白者积极揭发,找出“真凶”后仍可“解冻”参加明年联赛,全队未必就会降级;如是全队集体作弊,降级也是活该!四面包围有利于促使涉案队伍发生内部分化,矛盾才易解决。缺乏必要温度,鸡蛋怎孵得出小鸡! 一网打尽再加甄别的做法,可能伤及无辜,使一些原本清白的俱乐部和个人一时受到痛苦和委屈。不过,开刀割痈虽然伤及好皮好肉,却比不伤皮肉而养痈贻患要好。无辜涉案者应从大局出发,把这看成为中国足球健康发展作的一点贡献,笑迎打假风暴,助它一臂之力,而不要在旁说三道四,更不要站到对立面企图阻挡它前进! (羊城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