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从事冬季运动的人士来说,冬季奥运会金牌几乎成了他们心中永远的痛。从1980年的冬季奥运会开始,中国冰雪运动员已经连续参加了六届奥运会,至今没有获得一枚金牌,本来应该在上个世纪实现的梦想也不得不推迟到新的世纪。 新的世纪,新的冬奥会,中国现在距离这个梦想的实现还有多远? 理想的回答是还有262天,因为再过这些时间,第十九届冬奥会就要在盐湖城开幕。理性的回答是答案在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脚下;工夫到了,梦想也就能实现。为了这个目的,中国已连续三年召开冬奥会训练工作会议,拟订并部署后期工作方案。 同前几届冬奥会一样,中国这次冲击金牌的希望依然集中在短道速滑,而且与前几届相比这次夺金的可能性更大。 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比赛共设男女8个小项,比上届多了两项。在这8个小项中,中国都有夺取金牌的实力,其中女子希望更大。从奥运周期数据来分析,中国更是一步步地在向冬奥会金牌挺进。 在1994年到1997年的比赛周期中,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参加了四次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在总共48个项目比赛中获得7枚金牌,约占金牌总数的40%;而在1998年到2001年,中国依然是参加了四次世界锦标赛,在同为48项决赛中捧回了31枚金牌,占金牌总数的64%。至少从概率上看,中国已经具备了夺取金牌的实力。 但是,如何在冬奥会赛场上把实力转换为金牌,一直是困扰中国教练员和运动员的难题。不过,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肖天对前途充满信心。他说,只要有一种科学、理性、批判和求实的工作态度,“通过冬季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实现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已经不远了”。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