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肇庆10月31日电(记者沈纯杰)中国拳击向世界先进水平迈进,教练员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国内教练们很一致的观点就是——提高自身水平至关重要,他们希望有机会系统学习世界先进拳击理论,有更多机会同国外高水平运动队交流。 中国的拳击运动从1984年恢复以来,国内教练员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两代。第一代是恢复之初的元老,他们基本上是半路出家,原来从事其他运动项目,因为对拳击的喜爱,摸着石头过河干上了拳击;第二代大多是首批拳击运动员出身,他们初步掌握了拳击理论,对拳击也有很多实际心得。现在这两代教练员的一个共同心愿就是有机会学习,通过充电提高执教水平,然后带出更高水平的拳手。 为中国拳击小级别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欧阳建中原来是踢足球的,1986年因喜爱干上了拳击,苦干加充电,先后培养出了刘扬海、罗文、邹市明等三批全国冠军。当听说中国拳击协会将花大力气培养教练员时,这位老教练表示早就盼望这一天,希望有机会坐下来系统学习一下拳击理论,因为国外一些先进的理论我们至今知之甚少,很多东西一直靠摸索。现在国内很多一线队的做法是请来外国二流教练当助教,效果还算不错,但对教练员培养帮助不是很大。 曾夺得七运会拳击冠军的刘扬海算是第二代教练员的杰出代表了。他说:“国外的先进理论我们这一代教练员掌握了一些,但对实战中如何灵活运用离国外同行还有明显差距,这需要我们在游泳中学习游泳,所以我特别希望能有机会多听国外专家的讲学,能有更多机会在实战中向国外同行讨教。” 据刘扬海介绍,他很多当年的拳台对手现在都走上了教练岗位,他们在一起交流时也常常表达相同的想法。 即将走上教练员岗位的现役著名拳手江涛说:“我能有今天的成绩,自己的努力和安徽队的培养很关键,但十年前跟三位古巴教练的学习对我帮助特别大,他们帮助我在步伐上有了明显进步,现在队内的沙黑亚也不错,所以我在当教练员时将努力学习国外先进的一些东西,然后结合中国拳手的特点,力争有所突破。” 据中国拳击协会副主席常建平介绍,中国拳击协会正在准备推出具体措施,系统培养国内一线队教练员,拳击界渴望已久的“走出去、请进来”将为时不远。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