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午9时,第21届大运会新闻部将在新落成的大运村管委会举办大型新闻发布会,向中外媒体介绍大运村的整体情况。为此本报记者特意提前来到了位于知春路的大运村,先看了个究竟。 10栋宏伟的公寓楼,90米高的办公楼,“鲤鱼跃龙门”的精心设计,完善的内部设施,精巧的中央广场,这片宏伟的建筑群就是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员村,再过十多天,它就将迎来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 了解大运村的人都会为它的建设速度所深深折服。1999年,国际大学生体联主席基里安先生第一次来到位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侧的大运村工地时,这里还只是一个大坑,此时距2001年8月大运会开幕的时间已不远了,留给工程建设者的时间也不多了。直率的基里安先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下次来我是否应该带上把铁锹?”面对主席先生的疑问,工程负责人充满信心地回答:“请您放心,中国人想办的事一定能办到。” 这既是中国政府对世界作出的庄重承诺,也可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创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大运村工程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开发建设项目,而成为一项为国争光的品牌工程。 负责这一工程的北京天鸿集团感到了肩头的重任,要在短短的十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的工程量是:10幢公寓楼共3500多个房间,每个房间面积要在15到20平方米之间;房间内要有电话、电视、卫生洗浴设备和网络接口;要有可容纳3000人同时就餐的1万多平方米的餐厅;医疗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宗教场所、新闻发布厅等各种设施也是一个都不能少。面对诸多困难,天鸿集团和施工单位响亮地提出了“用科技抢时间,靠管理保质量”的口号。他们强化工作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元旦、春节照常施工,除现场坚持24小时连续施工外,还采取了动态管理手段,现场各工种、各工序紧密衔接,从管理中抢进度,在施工中抓质量,不到100天就完成了结构施工,使公寓楼顺利封顶。大运村工程在保持“五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同时,还顺利通过了有关建筑质量的检查,建筑质量位于北京市的前列。 去年7月,基里安主席再次考察大运村工地时,数幢公寓楼已拔地而起。仔细地参观完样板间后,他连称“真是一个奇迹”,惊讶之情溢于言表。随后,他又兴奋地说:“相信运动员们看到这些有空调和淋浴的房间时,将会非常满意和高兴。” 今年4月,这位美国老人又带领国际大体联官员和各参赛代表团团长来到已部分交工的大运村。“太棒了!简直让我难以置信。”基里安由衷地称赞道:“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大运村。”很多代表团团长在回国后还专门致信大运会组委会,感谢他们为运动员提供如此之好的休息环境和生活条件。(李立) (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