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中美关系并没有随着24名美军机组人员的返乡而回复正常,反而因为美军方高层的一些厥词再度紧张,但路透社最近一篇署名文章分析指出,中美撞机事件并不会像一些媒体认为的,会彻底摧毁北京申办奥运的希望;相反,北京仍然是五个2008年奥运会候选城市中最有竞争力的一个,并且随着美国一次次公然和中国作对,世界上,包括西方世界中,厌恶美国式颐指气使的国家将会越来越多,而中国将从他们那里得到足够的同情分。 中国申奥脚步异常坚定 长久以来,中国人一直在努力地让他们的奥运会申办工作有声有色,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遴选了具有外交官风范的,能够讲一口流利英语的北京市官员负责北京政府级别的形象介绍和推广;张艺谋导演的奥运宣传片中描绘的这个古城有着一点也不逊于名都巴黎的古典,同时也有和多伦多一样便利的现代设施。他们的竞选纲领中用上了诸如绿色奥运、高科技等让奥委会委员们怦然心动的词儿。从五个城市面对奥委会委员们进行的多次“竞赛”中,北京始终凭借自身的魅力在其他几个城市前面领跑。 问题:撞机会令北京申奥脱轨? 在美军24名机组成员踏上夏维夷的美国领土后,美军将领们开始继续将责任推给中国。而问题在于,这一看来永远解决不了的外交争执会不会让北京申奥脱离原有的轨道?尽管由于有国际奥委会规定,委员不得公开他们对某个城市的支持,但还是有不少委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等到人们复活节度完假回来,这件事就会被忘的一干二净。” “我倒想问问美国政府,哪种方法对世界有利,是给予中国主办奥运会的机会以便推动它现代化的进程,还是永远将它树为对立的敌人?” “我认为撞击事件以来,中国在各个层面上发出的声音都是理智和有分寸的。” “到现在为止,我认为他们每一步都没有走错。” 北京手中还有王牌? 在委员们一如既往地对北京的申奥工作表示支持的同时,还没有哪个委员敢于在离最后投票还有三个月的危险期里,预测某个城市已经稳操胜券了,因为在这三个月里,什么都可能发生,也许就连最后几个星期的竞选战都能对几个城市的排名产生影响。在竞选2004年奥运承办权时,雅典不就是在最后几个月中通过抨击先前的领跑者———意大利的罗马———而取得最后胜利的吗?不管怎样,国际奥委会的评估委员会委员们在造访了所有五个候选城市后,将在今年五月公布他们的评估报告。北京公开的王牌是他们良好的投资环境能让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投资者竞相折腰,而这些投资人正是在背后给予国际奥委会以支持的财政力量。除了这个,北京可能还有没掀开的底牌。美国参议院以中国镇压法轮功组织为由,通过了反对中国申办奥运会的决议。在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美国参议院就通过了类似决议。参议院的做法遭到了中国的抨击,不过谁知道美国这么做会不会反而帮了需要同情的中国的忙?看着美国一边挥着大棒,一边教训国际奥委会要为2008奥运会选出个安全的承办国,不少奥委会委员表示,他们由于逆反心理可能会因此对陌生的中国多一层理解。不过不管怎样,到七月份投票时,那架被撞残了的美军侦察机将会淡出人们的记忆。特约撰稿者鹏
(中国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