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卢在中国足坛取得的成功,不是对其前四次冲击世界杯决赛权的简单克隆,米大师的高明就在于其既认识竞技足球的共性,又难敏锐识别不同国家足球运动所处的不同生存和发展环境。 具体到米卢在中国已经度过的18个月,他在完成中国足球史上前无古人的冲击壮举所表现的个人能力和个人魅力上,都是一种突破性的创新。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米卢领军中国国家队参加亚洲区十强赛的实例,对米卢做出一种价值上的某种判断。 1、备战必须让位于实战 按照国足在小组赛的近乎拙劣的表演,任何一个务实的人都不会对国足在十强赛的前景有过高的奢望,即便在神奇的张吉龙单枪匹马搞定维拉潘之后。虽然之前,我们很多人在米卢的教科书里,曾经找到米卢率军习惯上向来如此,在墨西哥如此,在哥斯达黎加如此,在美国还是如此。可是尝遍了中国足球失败苦果的中国球迷,还是不敢轻易地的出米卢是在为十强赛做出某种牺牲的结论。 当米卢在十强赛六场比赛就提前领到入场券后,我们才恍然大悟到米卢比我们的高明,“以小搏大、舍小利取大利”是谁都懂得的浅显道理,但是运用起来是绝对需要耐心、信心、决心的事情。现在看来,米卢在个人足球博学上的老谋深算,在小组赛的阵容选拔、调配、使用上,一方面寻找到了每个球员的能力和责任心,另一方面为自己在十强赛期间的绝对权威和全队少有的高昂士气、团队精神提供了空间。倘若换成本国教练指教国家队,的确很难做到不受短期功利干扰,却极易忽视十强赛的真实需要。 2、个人必须让位于整体 十强赛里,几名发挥最稳定的球员,除李铁之外,郝海东、孙继海、范志毅都曾经是“反米”的斗士。霍顿时期的国足虽然首度开始重视整体足球的概念,但是在选用球员上的保守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霍家军的球员基本上是戚家军的翻版,这样的结果是维护了老一批球员的面子,但对于国家队的长远发展客观上起到了阻碍作用。 米卢上任之初也听从中国足协的意见,大范围地把视野扩展到了全国近50名球员,如果你现在还是说米卢曾经挑选的四川全兴的刘成、厦门厦新(当时的队名)的李是制造轰动效应或玩弄米卢个人视点,应该是缺乏常识的。今年国足参加世界杯亚洲区小组赛以来,米卢在各个位置上的固执和沉着,其实就是基于他在考察了相当数量的中国球员后确立的阵容。 本届十强赛上,包括A组在内的球队,单就球队技战术水准而言,国足要比沙特、伊朗弱,但是中国足球表现出的整体足球思路在亚洲已经是独步一流,与东亚的另外两支强队日本韩国比,也并不逊色,这应当是中国足球在本届十强赛取得最大的进步,也是运气和胜利始终伴随我们的根本缘由。 个人让位于整体,不是否认球星的个人作用。小组赛上,郝海东、孙继海都被排除在外,一度引起非议,尤其是在上海四国足球邀请赛上输给朝鲜以后。可是在中国足协的斡旋下,米卢一如他早就标榜的“在关键问题上决不让步”那样,在这两个“问题球员”让步后,在坚持不记前嫌的前提下,注意发挥他们的个人能力,又严格其在队伍中的棋子作用。 于是我们在十强赛上看到的是孙继海弥补了自己防守缺陷的同时,在助攻上的强力作用,也看到了郝海东作为球队大哥级人物在团结整合全队上的作用。如果米卢没有个人必须让位于整体的全盘思想,也许在场上我们看到的将是孙继海在光芒四射的进攻下屡屡被对手突破的防线,还有郝海东在球场上孤独英雄主义的偶尔闪烁。 3、阵型不能否决创造力 与霍顿的442相比,米卢的442更加富于变化,因而更加难以让对手捉摸。从中国球员个人能力上的表现,前后两任教练都安排了四后卫,应该是比较务实的做法。但是和霍顿的442比较,米卢强调的是“阵型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也就有了今年5·13昆明大逆转后,米卢坚决否认某足球专业报长篇累牍报道的“米卢大变阵”的说法,虽然当时的“响响”也是操作这篇力作的杀手。 所以米卢在坚持442的前提下,敢于并善于在球队局部实行变革,前腰的推出,让中场球员拥有更大的活动空间等等。祁宏在最后一刻入选主力阵容,申思李明的下岗都是米卢既坚持442平衡阵型,又保护球员必要的创造力的实实在在的举措。 可以预见的是,明年如果,米卢依旧是国足征战世界杯决赛的主教练,他肯定仍然会在442的基本阵型上,施出一些外人看来都费解,但在比赛中有效的妙招。 4、全面不能否决细节 十强赛的国足仿佛是脱胎换骨般的神奇,但是我们注意到一点,米卢在坚持整体足球理念的时候,在强调球员多面手适应位置的前提下,并不忽略在实战比赛场上对个别细节的“细抠”上。 在国家队训练场上,人们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游戏多于苦练,“网式足球”都能成为重要的训练内容。其实深入国足内部训练,特别是临战前的米卢训练,却在许多比赛细节上精益求精,定位球和小团体配合是常常夜练的主题。这样就不难解释国足在十强赛居然那么会利用机会,连一些熟知中国足球特性的西亚教头也连连摇头,因为在国足的历史上,历来是不遗余力的荒废这样的机会。 苏永舜时代的边锋创造角球的本领至少是亚洲无敌,但是在定位球细节把握上的滞后使得国足的角球很少能制造什么实质性的进攻和入球;而本届十强赛上,只要中国队有了定位球机会,米卢在临场指挥上必然有所表达,首场对阵阿联酋的第三个进球,客战对阵卡塔尔的入球,还有主场对乌兹别克的首个进球都是足球场上教练临场把握细节能力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米卢的能力超一流!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