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季进入尾声,又是俱乐部产权更替的黄金时机。日前有沈阳东软集团(原东大阿尔派)与辽宁足球俱乐部股份公司协商收购辽足的消息传出,在由此传闻引发的采访当中,有关人士又透露香港金利来集团也有意收购辽足。 辽足一直“自给自养” 在甲A很多俱乐部大把烧钱的潮流当中,辽宁足球股份制俱乐部一直是个异类,他们不是靠输血而是靠造血来自养。从1995年末成立伊始,辽足给外界的印象一直就是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1997年,当董事长曹国俊走上前台后更是明确地表示,他本人的观点是作为一个企业,俱乐部应该走自养之路。在职业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在辽宁当时的经济状况下,俱乐部靠自我造血生存是一件困难的事,但因为辽足有着国内一流的球员、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号召力,所以经营情况还相当不错,在量入为出的生存原则下,基本做到了“自给自养”。不过可想而知的是,无论是俱乐部和球员,数过的钞票都比那些财大气粗的俱乐部要少得多。 在1998年成功升回甲A后,辽足俱乐部很快站稳了脚跟,除了上赛季因为一连串的天灾人祸陷入保组的悬崖边之外,1999和本赛季都表现出色。在低投入的运作模式下,辽足是成功的,但有一点仍无法否认,那就是缺乏投入制约了辽足跻身一流俱乐部的行列。外界公认辽足的人才储备足以和实德媲美,之所以无法和实德比肩就是因为投入不足,无法在一个更高的台阶上起步,包括引进高水平外援等等。 曹国俊:5000万,价钱太低了 其实辽足要出卖的传闻这几年就一直没有断过,而且在1998年初几乎就已经易手,只是因为一点点的阴差阳错才没出手。当年大连的一家企业和辽足达成了以800万元收购辽足大股东华堂所持辽足70%股份的协议,只是因为收购款没如期到位最终没能成交。现在看来,当时的价格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但当年张引刚把肇俊哲、陈洋等子弟兵顶到一线,很少有人能预测到他们会有今天纵横中国足坛的成就,那么低的价格也就不足为奇了。之后,沈阳靓马集团又与辽足有过接触,协商转让一事,但最终因为价格问题没能成交。 在有关华堂要把股份卖给东软集团的消息传出后,辽足董事长曹国俊对此事的反映是:“5000万卖辽足?那是不可能的事。今年我为收购辽青就投入了将近3000万,沈阳的基地今年刚刚建成投入使用,在海南的基地也接近尾声,形势这么好,我怎么会卖呢?就是卖的话,5000万也太便宜了吧?倒是有企业通过中间人提出想以5000万收购辽青的事。我想是有人传错了,把买辽青传成买辽足了。我们买进辽青主要是为球队准备梯队,此外中国足协也有规定,要卖辽青也是2003年之后的事儿。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干足球,就是因为我对足球产业始终充满信心,有钱总要投资干点什么,我认为搞足球俱乐部就是最好的投资。” 不是东软,是金利来? 记者昨日向东软集团的有关人士求证东软收购辽足这一消息,得到的回答是“不可能吧,不然我们不会不知道这件事”。辽足近两年为寻求球队的冠名和胸前背后广告等事宜曾与东软接触过,希望能与这家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合作,但均被拒绝,对方的解释是无意界入足球。据一位IT界人士介绍,东软集团董事长对足球没有兴趣,所以东软收购辽足一事不太可能。 在采访当中,记者获得了另一个信息:香港金利来集团可能在与辽足协商收购事宜。进一步的说法是金利来一度曾有意收购当时还在打乙级联赛的辽青,希望它冲上甲B后介入中国职业足球,现已转向收购甲A足球俱乐部并看上了辽足。 政府未插手 在薄熙来出任辽宁省省长后,舆论认为这位当年倾力推动万达俱乐部发展的“足球市长”会不满足辽足的现状,会像推动当年的万达一样推动辽足,而可能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让更有实力的企业来接手辽足。薄熙来上任之后的确显示了对足球的重视,辽足曾想在十强赛期间,借嘉宾云集之际举行基地落成典礼,薄省长获悉这一消息后表示想亲自参加典礼,最终因为在辽足预定的日子里薄省长因其它公务抽不出时间,最终辽足便临时取消了举行典礼的安排。几个月前,在沈阳金德俱乐部曾与辽足争购辽青的风波中,辽宁省体委领导乃至其上层的领导均明确表示了对辽足的支持,最后直接促成辽足以比金德低得多的价格购得辽青。 据了解,目前政府方面没有想让华堂退出之类的表示,如果华堂想转让他的股份也只是源于华堂自身的企业行为。(马良)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