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的英国人和一群四川人在一起的时候,如果他们不能成为朋友,那他们就很可能成为敌人,那种互感孤独和痛苦的敌人,难以调和。这话用来形容霍顿与四川媒体和球迷之间的关系,应该说是恰当的。
昨天,霍顿将最后一次站在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的训练场上,将两根手指放在口中,吹响他独特的哨音。声音很尖锐,但在我听来却在耳边泛起了《孤独的牧羊人》的凄婉旋律。一年来,英国人霍顿就是在这样一个凄婉的氛围中度过的;而四川人在无数次的呼声石沉大海之后,内心的羞辱感化作了无厘头的下课声。
霍顿是一个在自傲中无奈地孤独着的个体,四川人是一群在自卑中倔强着的骄傲的群体,但他们走在一起的时候,偏执就成为了一种必然。这让他们双方都感到痛苦,但谁也不愿意改变牞谁都没有错。
与俱乐部:无言的对视
与全兴俱乐部的矛盾从一开始就有了,时断时续。昆明海埂集训,因为“翻译事件”和对许多事情的不满,霍顿采取了罢训的做法,这让俱乐部很是恼火。霍顿的不满有他的理由,在他的心目中主教练的权威没有得到保证,鲁纳和比坎尼奇以及守门员教练马瑞安都不是自己挑选的,只有后来的乌克亚才是,而俱乐部在摘牌会上没有照他的意思摘下曲圣卿和胡云峰,加上姚夏等人的伤情,使他面对成绩目标心中无底。虽经沟通此事没有继续扩大(后来的事实证明,翻译王伟林是称职和敬业的),但这次罢训毕竟为双方以后的合作留下了阴影。
之后的小冲突其实不断,这里不妨举出几个,看一看冲突的来由。比坎是全兴花大钱买来的外援,但与上海一战后,霍顿出于对他防守能力的担忧断然舍弃了对他的信任,这使花了大钱的俱乐部处于很尴尬的地位,不断通过教练组和球员与霍顿进行沟通但没有得到满意的回应;训练强度上双方难以达成共识,在霍顿看来,他的训练课在单位时间里的训练强度是够的,是科学的,没有人有资格指责这一点,但球队从上到下许多人都感到不足,但霍顿一向刻板的性格要求他不会放弃自己的个人生活时间,来“中国特色”地给队员加课,这让不少人对他这种做派感到很不舒服;全兴花了大力气修建的蒲江基地训练条件不错,远强于市内的训练场地,但霍顿不愿意为了让投资有效而放弃他的走训制。
从这些看来,霍顿与球队和俱乐部的矛盾归结起来就是主教练的权限和俱乐部的利益的矛盾,来自足球先进地区的霍顿来了几年了,却没有懂得“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妄图在贫瘠的土地上插满优质的水稻,结果却往往结出瘪谷。霍顿的优越感使他对外界的干涉十分抵触,但干涉者的理由也并非没有道理:我们即使没有你懂足球,但我们比你更懂得自己。
与媒体:从愤怒到蔑视
来川时间不长,霍顿就和四川媒体成了水火之势。
四川媒体的“倒霍”是与国奥失利后全国媒体的“倒霍”一脉相承的,对霍顿的不信任从一开始就存在。但遗憾的是,后来真正把成都本来就竞争激烈的足球新闻圈逼上偏执之路的,正是霍顿本人的偏执。
四川球迷喊“下课”,有时就是起哄,是无厘头,余东风早就说过:“久了不听下课还不舒服。”但面对倒霍之声,霍顿既没有东风的宽容,古板的英国绅士以藐视和对抗回应,使后来的局面愈加恶化。他先是拒绝记者的采访,重复着“NO”的回答,曾经有一篇新闻这样写道“我计算过,自从2月24日川渝对抗赛首回合获胜后霍顿接受过一次采访外,除去上轮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不得不发言外,到今天他已经有21天不接受任何采访了。”然后,5月28日这一天,霍顿以“需要高度的战术保密”为由,正式下达了对媒体的“采访禁令”,这实际上宣布了双方的决裂。从此后,在媒体上的霍顿完全成了个“反面人物”。
但霍顿性格上的局限性使他看不到这点,具有先进的理论、丰富的经验的霍顿身上的优越感不允许他迎合媒体和球迷对他有限的理解,在几次试图沟通未果后,他从坚持走向了对抗。这时,他对自己的处境并非没有认识:“我相信每个教练都会想到下课,我也不例外,随时都准备着。但是不管别人说什么都无法动摇我对足球的理解,我也不会为任何人而改变。”
而霍顿的内心又把球迷的行为看作是媒体误导的结果,甚至认为球员也在受到这种影响。他用自己的方式解释过比坎为什么难以上阵,解释过平行站位并非一成不变,解释过他的换人的针对性,但他的解释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并没有被媒体接受。
与球迷:从沟通到对抗
在霍顿和四川球迷的关系上,不得不提到一篇后来被称为《致顺风球迷》的文章。
文章的全名叫《顺风球迷和主场优势》,霍顿在文中喻含了四川球迷不是“真正的球迷”的意思,这激起了一向自傲的四川球迷的万丈怒火。文中说:“球迷是有好坏之分的,在欧洲,我们把某些球迷称作‘顺风球迷’——球队顺利时他们才乐于支持主队。当场上出现逆境时,一些球迷大声发泄不满,一旦球队反败为胜,他们又会以极快的速度加入到狂欢者的人群中,全忘了刚才的叫骂给球队的胜利增添了多大的困难。”
四川球迷群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群体。“雄起”是他们的激情,“马儿你在他乡还好吗”是他们的大度,“划船”是他们的狡黠,多年来金牌球市的名声是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他们参与性强,特别渴望认同。起初只是对霍顿灰色历史的奚落,但后来自己受到霍顿撰文奚落后,输球喊赢球也喊不换人还是喊,到后来发展到比赛还没开打就喊,“下课”一词早已失去它本来的意义了。如果硬要解释,只能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已经超越了足球领域的理解范围。
之后,霍顿放弃了沟通的企图。总经理许勇日前在谈到此事时,遗憾地借用了《雍正王朝》的一句歌词:“既未得天下,又失了民心。”
其实,霍顿是一个讲求SENSIBLE(理智)的英国人,他需要的是耐心和理由,他和浮躁的四川球迷根本就是两种人。在执着和浮躁的交锋中,霍顿痛苦地败下阵来。(潘琪)
(南方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