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国人寄以厚望的中青队又裁倒在“黑色三分种”里--因第二阶段的淘汰赛中青队将遇到东道主阿根廷队,无论是从整体实力和每每大赛东道主都多少能占到便宜的角度看,中青队都基本上是止步本届世青赛了。 每次洲际大赛结束后,都鲜见中国足协对外有个能让圈内人士感到满意的总结。仅有的一次是1997年国家队参加十强赛失败后“亚洲二流”的定论,结果遭到国内舆论界的万炮齐轰。 如今,中国足协已全方位换位,是否能全方位总结本届世青赛的得失还真难说。 总结胜利的欢喜都是相同的,而总结失败的苦果却是不同的。中青队的失利在哪里?不同的人士有不同的看法,但应该这么说,中青队是败在了准备不足上。 也可以说是主帅沈祥福没有将两个“三合一”有机地结合起来上。一个“三合一”是沈祥福组队的主导思想所倡导的“前锋学巴西”、“中场学荷兰”、“后防学意大利”--以此来揉成一支全新的中国青近卫军。另一个“三合一”是没能针对小组赛三场比赛三个对手出战时的心理有个明确的心理准备--在保证出线的前提下选择下一个对手。 361阵型说开去就是3331或是334阵型,从中青队的人员配置上看,中青队实际上采用的是334强攻阵型。中前场的左闫嵩中高明右曲波实际上与锋线上的于涛构成了中青队的四个进攻火力点。三场比赛里中青队的进攻的威力还是令对手头痛的,也打出了以往国字号队伍少见的套路,也多少有点巴西队进攻时的影子。但是,不管采用什么阵型,三后卫的场上人员配置,后防的压力都要超过四后卫。对两个边后卫的个人能力要求是非常强的,因为空当大很容易让对手在反击中得手。第一场与头美国队对垒,中青队的后防两侧就被美国队屡屡突破,若不是美国队的得分能力及运气差一些,第一场胜利的很可能是美国队而不是中青队。第二场与乌克兰队交锋,由于两队在第一场比赛中匀全取三分,出线形势非常有利,因此,两队的作战主导思想基本上合拍的,即两队都有确保1分然后再根据场上的形势创造出机会全取3分的大思路下出战的。 中青队与智力队的比赛失败是输在战略战术上,智力队仅仅在理论上有那么一点点出线的可能(6个小组的第三相互间相比,而且是建立在乌克兰大比分战手胜美国,智力队大比分战胜中国,然后再同其他5个小组的第三比较),这种可能除东道主外,别的队好像很少能享受到这种待遇,也极少在洲际比赛中出现。也就是说,智力队的最后一场比赛是表演赛了。古语道:穷寇莫追!遗憾的是,中青队恰恰在最关键的时候忘记了老祖宗的古训,在场上摆出了与对手对命的架子,依然以361强攻阵型出战。比赛是以什么阵型出战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在比赛的过程中以何心理与对手作战。若是中青队在比赛过程中不与智力争强斗很,而是与对手斗智斗勇,先与对手在中后场磨,将对手仅余的一丝残存的斗志磨垮,再根据场上的形势是攻是磨以使对手彻底放弃与中青队争锋的心里,中青队拿1分是根本没有什么大问题的。但是,主帅沈祥福并没有那么做,最终将自己推上了绝路。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麻木,更可怕的是失败后不能静下心来认真总结失败的经验与教训,以利再战。 中青队主帅沈祥福是个肯动脑子的人,想来,不会像以往国字号队伍失利后主帅的麻木与找借口推脱责任。 但愿,沈祥福能击毁失败后挂在脑海中沉重的思想顽石,而今迈步从头越。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