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但力帆队主教练塔瓦雷斯还是不顾一切地冲进球场向主裁判李玉红怒吼,进而有意无意地发生着“身体接触”。塔瓦雷斯不可能不知道此举会招致什么样的后果,在他之前,彼德洛维奇、科萨、内尔松都曾因此受到过禁止N场执教的处罚,可老塔还是奋不顾身地做了,为什么这些外教对中国的裁判如此不满,在他们眼中中国的裁判到底是什么样? 拿着钱却没干好工作 从足球水平高的国家来到中国,每个外教难免都会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不仅仅是对中国的球员,对裁判也是恨乌及乌。尽管,提高裁判的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联赛中的裁判也总在轮换,但是外教们还是不能容忍这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错误。 这次,执法鲁瑜之战的裁判李玉红,去年在西安执法国力队的比赛时就曾引起轩然大波,经历了一年,显然他临场的表现仍没有太大的改观。 对于主裁判对本队近乎苛刻的判罚,老塔忍了,对方越位在先的进攻也让塔瓦雷斯以“WHY”表达了无可奈何,但当比赛最后一刻,力帆队开出的任意球还在空中时,李玉红吹响结束哨音的行为终于冲破了老塔容忍的底限。尽管面对怒气冲天的老塔,李玉红强调自己是严格按照补时来完成比赛。稍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主裁判通常都会等进攻告一段落才宣布比赛结束,特别是定位球,否则就干脆在进攻开始前吹响结束哨音,两者做法前后时间也就相差30秒。这种吹法,不是国际足联的规定但却是国际足坛不成文的惯例,所以见惯了场面的塔瓦雷斯眼看自己最后一线生机被裁判扼杀,当然要上去指责该名裁判的不通事务。 另外,对于本队球员“披黄挂红”,老塔还能够正视现实,但让他不满的是,对手同样的动作却逃脱了处罚,如此厚此薄彼使老塔在发布会上说出了“有人拿着薪水却没干好工作”“联赛才刚刚开始了几轮,裁判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这应该引起中国足协的重视”之类的话语。塔瓦雷斯言外之意就是怀疑裁判的职业素养。 去年年底开始的“黑哨”风波波及面之广,甚至引起了国际足联的关注,在中国打工的外教们不可能不有所耳闻。本来他们对中国的裁判就有着“先入为主”的印象,再搀杂上“黑哨”留下的阴影,比赛中稍有风吹草动,不管是不是裁判能力的问题,他们脑海中马上就和“黑哨”联系到了一起。 外教怒向裁判觅真理 我们看到,对于多数教练而言,吃了裁判亏的他们的选择多为沉默,但在中国执教的外教却频频起立,怒向裁判觅真理,这里面也许有太多层面的意义。 首先,人受到委屈后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申诉,外教也不例外。尤其是脾气火爆的教练,科萨、彼德、老塔。当然这些人敢于直接叫板裁判也是因为他们有些资历,给惯别人闲气的大腕自己往往不能受气。 其次,如果比赛的结果能够让外教们接受,也就还则罢了,但偏偏是裁判有争议的判罚可能对比赛的结果产生变化,因此判罚就变成了把柄。要知道,在国内打工的外教深知中国职业联赛的残酷性,唯成绩论是俱乐部衡量外教的普遍标准,比赛的输赢决定着他们饭碗牢固与否,难怪外教要对裁判的“错判、漏判”大为光火。 第三,出于爱护队员考虑。当裁判袒护了对方的粗野动作时,外教们往往要站出来提醒一下裁判,保护主力球员就等于保护自己的成绩。像科萨,去年繁重的比赛让人才济济的大连队伤病满营,无米之炊的他本赛季开始即两连败,乃至听到了下课声。另外,队员看到主教练不惜受罚为自己挺身而出,心里自然会产生一股“粉身碎骨,无以为报”的冲动,这也算是收买人心的一种方式。 第四,外教带头挑战裁判权威后,队员也因此对裁判指手划脚,毕竟中国赛场上像陆俊那样不容侵犯的裁判还少,大多数裁判出于欺软怕硬的心理在判罚上会有所顾忌。当然,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客场,因此客队的这种做法多少能让裁判的倾向趋于平衡。 第五,是出于比较罕见的伸张正义,外教抱着“宁为玉碎”的心理要与裁判同归于尽。随着中国足协严厉处罚违禁外教后,这种做法现在已经不可能发生了。 其实,从“黑哨”风波后,我们宁愿相信现在的裁判们主观上是正直的,客观上是由于能力不足造成的失误,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多经历几次这样的吵吵闹闹也许能促进裁判们业务上的进步。中国足球在通过与世界接轨寻求着发展,裁判也算借助“外力”提高一下水平吧!世界体育周报朱煜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