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场比赛开始前介绍队员时,中国队队员们都要玩一次“挤挤过”。游戏规则很简单:先出场的队员必须通过其他队友用手搭成的“通道”。中国队号码最小的是4号郭士强,锋线选手莫克、巴特尔和姚明分别为12、13、14号,全队核心大郅身披15号。因此,挤郭士强的人最多,从莫克到姚明挤的人依次减少,没人挤大郅。 对希腊的比赛前,记者仔细地观察了这次“挤挤过”后发现,郭士强身材虽瘦,挤他的人不少,但他凭借灵活地脚步还面带微笑地挤了过去;遇俊锴虽身着5号,但挤他的人大多装模作样,因为中国队里八一队员多;马玉坤身着11号,挤他的人只有4个,但这4个都缩紧通道,硬是没让他挤过去,马只好知趣地从一旁绕行。 “挤挤过”的规则似乎与出场情况相同。遇俊锴凭借八一队员的身份企图占据主力位置,但郭士强凭借实力与之苦苦争夺,最终得到了队友们认可。 小组赛第1场和维京群岛队的比赛,郭士强未能首发,但由于首发出场的遇俊锴组织能力实在太差,中国队比分一直落后,王非只好换上郭士强。郭士强上场后立即见效,比分差很快被缩小。此时王非又用遇将郭换下,但这位八一队的部下是“扶不起的阿斗”,似乎他一上场对手就找到了破解中国队的方法。此战,遇郭二人分享了主力组织后卫位置,分别上场22分和19分钟,但郭抢到9分,遇仅3分入账。小组赛第2场对手较弱,遇俊锴仍然能与郭士强分享上场时间,但这次倒了过来,郭21分钟,而遇只有19分钟,而且,首发上场的是郭士强。小组赛第3场遇到小组中最强的对手,郭士强终于用实力说明了一切,他打满全场40分钟,抢下仅次于大郅和姚明的13分,投篮命中率达到83%(6投5中),还有4次助攻2次抢断和2个篮板,失误只有1次。反观遇俊锴,更是越打越差,低级失误频频:第2节在一次快攻中把球运到脚上;比赛快结束时,郭士强抢断后迅速运球到前场分给跟上的遇俊锴,但是,遇在晃开对方防守后处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不选择投篮,而是画蛇添足地又传给后排跟上的大郅,还玩了个花哨地背后传球,大郅显然对这一“妙传”没有准备,接球脱手,全场一片嘘声。 “挤挤过”也许这只是一种巧合,但个大的挤个小的,明星挤非明星,老将挤新手,与主教练关系好的挤关系不好的,这似乎是篮球场上不变的规则。但篮球场的另高一级的规则是实力决定一切,因此,随着比赛的深入,对手越来越强,郭士强的主力位置将更加牢固,而遇俊锴的表现机会将越来越少。本报记者鲁勇发自北京 (体育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