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金焱沈阳报道 乌兹别克斯坦队锋线告急,9月12日抵达北京的球员只有伊里斯梅托夫一名前锋。乌队踱出机场,一张熟悉面孔出现在人群中———什克维林,曾经两次让中国队尝到失败苦果的球员,难道他要顶替因故不能来华的沙斯基赫?一问方知,什克维林是接受中国某家媒体邀请,为乌兹别克斯坦队现场助威,他是以球迷的身份来中国的。 什克维林曾经浪迹天涯,1992年他与卡西莫夫一道率领南高加索的阿拉尼亚队获得俄超亚军,阿拉尼亚队一直被视为乡下人的球队,什克维林也无法成为大牌球星,余下的日子他加盟过以色列海法队,1994年亚运会之后又到了马来西亚彭亨队,1995年再回以色列,加盟贝耶-耶胡达电话机构队。在以色列呆了一年之后,重回母队棉农队怀抱。2000年印度职业联赛开张,什克维林决定去一个陌生的国度再试试,他加盟了印度冠军球会默罕巴根队,山中无老虎,老猴称霸王,什克维林在运动生涯耄耋之年,并且是从半程踢起,却仍然以11粒进球拿到印度联赛最佳射手称号。 一生漂泊,什克维林英语水平相当不错,记者用英语向他提问,什克维林表情木然,答案仅是“嗯”、“啊”。当提到“印度”,什克维林使劲地摇头,似乎他听不懂印度是何意,或许他不愿意提那段“厮混”的经历。次日记者与他再提起印度联赛,什克维林终于开口说话:“那里还没有职业足球,仅是半职业球队,在那里得不到更多的东西,我今年6月份回到了国内。” 什克维林不愿意提足球,更愿意提生活。金黄色的眼睛、白得像蜡纸一样的皮肤,什克维林是百分之百的俄罗斯血统。他现在的家在塔什干,他的家充分体现了民族大团结,他的妻子是鞑靼人,并为他养育了两个孩子,什克维林的大儿子已经10岁,在塔什干学踢足球,然而大儿子并不喜欢父亲成名的棉农俱乐部,什克维林是前锋,而他的儿子立志要当一名门将。 有人悄悄告诉记者,尽管什克维林在国家队战斗到37岁,但是他并不是国家队真正的战神,在国家队真正说了算的球员是卡西莫夫,原因很简单,什克维林是纯粹的俄罗斯人,而卡西莫夫是百分之百的乌兹别克族。什克维林与国家队队员也极少交谈,大部分时间独自行动,9月12日晚上,乌兹别克斯坦足协秘书长拉希莫夫叫什克维林过来,拉希莫夫对记者说:“他是你们的克星,他大概三次打破过中国队球门,你们应该记住他。”记者说了一句:“他应该是你们的英雄。”听后,拉希莫夫笑得并不自然,什克维林也表情特别不自然地离开了。 (足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