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赵勇、毛煊磊、凌冲报道 15日上午10点,刚刚成立的救援指挥部在西藏自治区体育局召开了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据西藏自治区登山协会秘书长张明兴介绍,第一批救援队已经于14日夜里7时40分抵达山脚下的大本营,与北大登山队实现了会合。登山队将在19日左右抵达北京。 记者就三名失踪队员的生还可能性问题采访了中国登山协会秘书长于良璞。他告诉记者已经失去联系8天的三名失踪队员面临的最大困难不是食物和水,而是高海拔的低温。因为人在高海拔低温下依靠羽绒服难以抵御高海拔严寒。不过,现在就给三名失踪队员下死亡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作为国内著名的登山专家于良璞给我们举了登山历史上几个奇迹生还的例子。希望这次奇迹也能够降临在这三名北大登山队员身上。 曾经指挥了玉珠峰山难的著名登山活动家、中国登山协会交流部部长王勇峰出任前线总指挥。15日下午4时整,由中国登山协会和西藏登山协会联合组成的第二批救援队一行共15人,赶往希夏邦马峰组织救援工作,预计他们将于17日到达山脚下的大本营。 王勇峰介绍说,他所率领的第二批救援队将在日喀则停留一晚,然后争取在今晚到达大本营。而已经到达大本营的第一批救援队伍会继续向上攀登,着手侦察和勘测搜救路线,15日登上海拔5400米的一号营地,16日在海拔5800米处建立二号营地。此后他们将返回大本营,在17日实现两队的会合,再将救援工作向纵深全面展开。 由于向下运送遗体非常困难,用行家的话说“简直比登顶还要艰险”,因此如果5人都已经遇难,遗体如果发现可能就地处理后掩埋。 因为事发突然,救援队的装备大多是在当地购买的,它们有:奥索卡专业登山羽绒服(防风、防水)、抓毛绒裤;羊毛手套、袜子、帽子、头灯、雪杖、羽绒睡袋(1200克)、气垫、气罐(内盛可燃气体)、炉头、感冒药、消炎药、止血药、75升容量的登山背包。 上述装备共花了记者5000元左右,但这仅仅是到达大本营前的必需品,如果要再向出事地点进发的话,冰镐、冰爪、登山靴、绳索等物品仍需花费近30000元的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