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沈阳9月13日电】(记者张蕾)乌兹别克斯坦队抵达沈阳后4个小时,便不顾疲劳出现在五里河体育场副场。 训练对中国记者封闭。记者像三周前偷看阿联酋队训练一样,爬上的沈阳电台13楼俯视,结果乌队的战术训练尽收眼底。记者发现,1小时40分钟的训练中,乌兹别克的进攻方式相当简单——两边下底,回传弧顶附近,远射。 训练从19时开始,在5分钟左右简单的传接球训练后,球队分成红、绿两组在大禁区外弧顶处练射门。 5分钟后,主教练萨尔科夫出了个怪招。队员还是在弧顶处远射,不过在射门后每人必须做一个前滚翻,不知道这位老教练用意何在。 19时50分,战术训练开始。红队以中前场队员为主,演练进攻套路。队员两人一组,分别从左右两路策动攻势。一人从中场开球,另一人接球后迅速扯边,然后下底再将球回传至弧顶,开球的球员插上在弧顶处实施远射。偶尔将球传至门前,插上队员则向前冲顶。记者发现乌兹别克队员根本没有一点疏于配合的样子,打法简炼,进攻速度快,传球落点极佳。 上述项战术训练也只进行了10分钟,随后是任意球战术演练。不过乌队的任意球战术,似乎也与刚才练得如出一辙,依然是两人一组,只不过多传了两次———第一名队员在前场一侧与球门约45度角的地方将任意球开向弧顶,第二名队员接球横推,第一名队员跟上下底再回传至弧顶,由第二名队员实施远射。 记者发现,乌队对进攻相当重视,而后场队员只是在另外一个半场倒倒脚,防守训练毫无特别之处。由于明天该队的训练主要是赛前适应场地,所以今晚的训练课是乌兹别克队到达沈阳后的第一次训练,也是最重要的一次。 看来“敌人”依然想“克隆”22号希尔绍夫在阿布扎比的那脚远射,并以此战胜中国队。 (深圳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