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傅亚雨吉隆坡报道 亚足联改选大会刚刚结束,各会员协会在新一届亚足联班子中的势力之争便激烈地展开。15日,新上任的亚足联主席哈曼和四位副主席以及秘书长维拉潘就各委员会的人员组成进行了第一轮的磋商。虽然目前他们尚未对最后的人选作出提名,但从哈曼对各委员会的改组方案以及确立的组建原则来看,中国足球要想继续保持原有的实力基本不太可能,而西亚各国在哈曼“平衡原则”中实际上获得了相当大的利益。 冗长会议酝酿“阳谋” 按原计划,15日的亚足联最高层会议就将产生新一届亚足联下属各委员会的所有提名名单,然后等执委会最后通过。但会议从上午10点半一直开到了下午3点半,仍然未能对提名达成一致,只是确立了各委员会组成的一些原则意见。这6名亚足联的头脑人物将在9月中下旬齐集阿联酋,在亚少赛决赛(9月22日)前确定最后的提名名单。 尽管最后提名没有出来,但从哈曼提出的对各委员会的改组方案以及组成原则来看,中国不仅没有占到便宜,而且估计会有较大损失。哈曼将亚足联的17个委员会压缩成15个,委员人数(不包括主席、副主席)也缩减了1/3,从105人下降到不到70人。而且根据哈曼提出的平衡的原则,亚足联现有的44个会员协会都将有代表入主委员会。这么一来,每个协会的人数就不会太多,中国要想保住原先的6人基本不可能。 “六人组”难以全身而退 中国足协目前有6人是亚足联委员会成员张吉龙亚足联副主席兼竞赛委员会主席、赵金福(女子委员会成员)、张健强(裁判委员会成员)、李晓光(安全委员会成员)、杨一民(技术委员会成员)、王彬(新闻委员会成员)。 在张吉龙连任后,中国足协已将后5人都提交到了亚足联,但是并没有注明要竞选哪个具体的委员会,其他各国也是同样的情况,由于44个协会要争夺不到70个名额,这5人全部连任或者入主另一委员会并不现实,在今后的一个月时间里,中国足协在亚洲公关的主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多地保留中国的委员人数。但时间已经很紧张,16日上午,张吉龙返回北京,随后奔赴加拿大参加女足世青赛,到8月底他才能回国。 两大阵地可能丧失 在亚足联改组后的15个委员会中,竞赛委员会和裁判委员会将对各国球队在亚洲重大赛事中的命运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因而也成了大家争夺的焦点。去年十强赛,正是因为张吉龙是竞赛委员会主席、张健强是裁判委员会委员,中国队才没有遭到“阴招”甚至可以说占到了便宜。 在15日的会议上,亚足联高层通过一个原则:几个重要委员会的主席职务将由各副主席轮流担任,这一政策显然对中国不利,因为这四名副主席中只有张吉龙担任竞赛委员会的主席。根据这个原则,张吉龙连任竞赛委员会主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裁委会的主席叙利亚人布佐却能稳坐帅位,因为裁委会主席必须是裁判出身,而目前四名副主席中谁也没这资格。14日下午亚足联新闻发布会之后,布佐曾塞给哈曼一个纸条,上面是他推荐的新一任裁委会的委员名单,记者正好在旁边看到这一名单:上面没有任何中国人的名字。 丧失竞赛和裁判两大阵地,中国各级国家队今后四年在亚洲足坛的日子就不会像去年那样过得这么舒心了。 亚足联新势力 亚足联主席:哈曼(卡塔尔) 副主席:张吉龙(中国)、塔基(科威特)、费迪南多(斯里兰卡)、东古(马来西亚) 国际足联亚洲执委:哈曼(卡塔尔)、郑梦准(韩国)、马库迪泰国、小泉纯二(日本) 亚足联执委会成员:菲律宾、伊朗、伊拉克、印尼、沙特、尼泊尔、印度、乌兹别克斯坦、阿曼 亚洲足联司库:布佐(叙利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