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靓丽的那作为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新鲜出炉的“羽坛皇后”,以及最新赛制马来西亚公开赛的女子单打金牌获得者,可谓中国国家羽毛球队中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她自称不管是在骄阳似火的西班牙,还是灼热难当的马来西亚,生活都非常习惯,到哪儿都能睡得着吃得香。然而,至今仍稍显单薄的她,当初却是见啥厌啥的“厌食者”,能够成为胃口大开的“美食家”,完完全全是被逼出来的。 平生第一次挨打 21年以前,龚睿那出生于湖南省安化县一个干部家庭。其父龚求山是位律师,工作十分繁忙。母亲邓国珍经商,终日忙得头昏脑胀。照顾和抚育孩子的重担就压在了龚睿那外婆的肩上。 三代同堂的4口之家,只有龚睿那这么一个小天使,全家人自然都围着她转。特别是一上了饭桌,她往往是这个菜不爱吃,那种汤不愿尝,挑食厌食得让人揪心。父母以及外婆为了打开她"小猫儿一般的味口",也不知想了多少办法,找过多少偏方。按理说,凭借龚求山1米76的个子,邓国珍1米60的身高,龚睿那的身材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然而,她的少儿阶段却又白又瘦又矮。原因嘛,厌食。 在龚睿那的印象中,父亲温文儒雅,对她百依百顺。母亲风风火火性子急躁,女儿自然与父亲更显亲近。但是,父亲平生惟一的一次动手打她,让她永生难忘。大概是在她六七岁时,一家4口难得共进午餐,桌子上摆满了外婆的拿手好菜。但是,不管是大人们轮流夹菜,还是这个哄那个劝,小公主筷子举都懒得举。龚求山终于怒吼起来:“这个鬼女伢子真是越来越不听话了!你吃不吃?你敢再不吃……”“啪”地一声,一巴掌重重地落在了小姑娘的粉脸上。龚睿那一头撞在外婆的怀里哇哇大哭,“哎哟哇,爸爸打了我。呜呜呜……”好端端的一顿饭被搅和得不欢而散。 湖南安化,人杰地灵。这个县业余体校羽毛球班的知名教练文巨刚,曾经先后发掘培养出唐辉、唐吉平、唐九红、龚智超等遐迩闻名的羽坛高手。龚睿那6岁时,偶然跑到羽毛球班去玩,文教练的慧眼仅仅通过颠球、挥拍等几个小动作,就发现小姑娘脑子灵,悟性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非常突出,属于可以造就的好苗子。只可惜身体形态瘦弱矮小,而且速度耐力都很不理想,只好忍痛割爱。时过两载,对龚睿那念念不忘的文巨刚出于爱才惜才的本能,亲自跑到龚家去游说动员。他说:“小孩到了体校增加饭量和增强体质都不成问题。”这一许诺,一下子说到了龚家几个大人的心坎上。 父母为了用“运动处方”改善爱女的体质,一致支持龚睿那参加业余训练。外婆每天不辞辛苦,准时在训练间隙送去牛奶、鸡汤、蛋花汤、绿豆汤等等,龚睿那胃口大开,直到撑得不行才放下筷子。 母亲当了特别厨师 在家乡体校练到12岁,龚睿那技术全面、心理稳定的特点已经显露。她被招到湖南省羽毛球队主教练唐辉的麾下(唐辉是昔日“羽坛女皇”唐九红的大哥)。女儿远赴长沙独立生活,家人最担心的还是她那一张挑食的嘴和难缠的胃。虽然省队的伙食不错,但是那毕竟是“大锅饭”。到底放不放生活不能自理的小姑娘去呢?三位长辈举棋不定。最后,还是邓国珍毅然地表示:“放她去,我去陪!”龚求山大感意外:“你去陪?你县上的生意怎么办?”外婆更想得实际:“闺女,你去了也没有用,你从来也不会下厨房做菜的嘛。”邓国珍微微一笑,“生意?我可以申请去分公司当经理;做菜?我加把劲从头学就是!” 领着龚睿那到长沙,邓国珍果然就买来有关药膳、食谱等等一大堆书籍,按照食谱采购补药、肉食、蔬菜及佐料,再在锅台边依样画葫芦地操作。时间不长,她就成为做湘菜做药膳的行家里手。不管风吹雨打,无论酷暑严寒,邓国珍几乎每天都要挤班车到体委、再转车到城郊的体院,为心爱的女儿送去香喷喷的饭菜。看着孩子津津有味地吃,邓国珍的心都醉了。 “特别厨师”以如此特别的方式陪伴女儿,竟然陪了整整5年!龚睿那稍稍长大,才体会到母亲为了她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和辛劳,才体会到父母长期两地分居,作出了多么大的奉献与牺牲。从事专业运动的特殊孩子,真切地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深刻含义。龚睿那的心,同双亲的心贴得更紧更近了。 另一方面,由于龚睿那的挑食“名声在外”,血色素大都在10的位置徘徊,身体素质很不理想,队内长跑时她经常充任队尾的“副班长”。所以,唐辉等教练对她的“进餐大事”异常重视。除了下达每天要尽量吃多少的特殊命令,还不时亲自出马,在食堂陪坐在龚睿那的身边,监督鼓励她“像亡命训练一样地拼命吃喝。” 龚睿那1996年5月升入国家二队,离家越来越远了。生活饮食上要想再完全依赖母亲的照顾,根本没有可能。强劲的对手群,艰苦的训练量,对体能体力的消耗太大了。尤其是自己下肢的绝对力量太差,中后场的杀球总是力不从心。逐步长大的姑娘认识到了扩大胃口的重要。特别是看到周蜜等女伴们大碗装饭、大口吞食的吃相,她简直羡慕得要命。于是,龚睿那开始克服偏食。再加之王俊杰教练对她少量多餐式的身体素质训练法很对路,龚睿那渐渐地脸变圆了,腿变粗了,从相貌、气质到技术动作,都有了羽坛宿将李玲蔚当年的影子。 众人为她保驾护航 1998年8月,龚睿那来到著名教练李永波领衔的国家羽毛球队。她穿上日思夜想印有CHINA字样中国队队服的日子,也是中国女队逐步在世界羽坛确立霸主地位的黄金时期。技艺精湛、经验丰富的叶钊颖,打法稳健、步伐灵活的龚智超,身材高大、攻杀凶猛的戴韫……她们常常占据世界大赛的主力位置,让身材单薄的龚睿那有种无奈。在1999年5月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她好不容易入围仅有4个名额的女子单打主力名单,过关斩将于半决赛碰上了丹麦明星马丁。第一局,龚睿那的技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下子掌握了主动权,把对方打得唏哩哗啦找不着北。可是,刚刚进入第二局,她就觉得体力难支,一再以要求擦汗、换球来拖延时间,争取喘一口气。比赛结果,她以一比二的比分败北。虽然龚睿那最终获得了女单的季军,但是这一次离世界冠军如此之近的切肤之痛,让她悔恨不已。 返回国内,龚睿那在教练的帮助下,找出了体力与能力不足的症结。当主管教练唐学华、杨代明安排完成了普通的训练计划以后,她经常自选补缺环节,主动要求开小灶进行最为艰苦的多球练习。为了增加难度,提高全场跑动及杀球进攻的综合能力,龚睿那在左右两只腿上各绑上重达2. 5公斤的沙袋,苦练出了步伐轻盈、能功善守的独特技巧。李永波“女队怕什么就练什么”的指导思想,队员之间空前激烈的竞争,促使龚睿那克服娇骄二气。特别是全队定期或不定期的爬山训练,要在25分钟内完成登顶香山的任务,逼迫她拼命上前。 2001年6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圣保罗体育馆进行的世界羽毛球锦标赛上,抱着“这两年可不能白练了”想法的龚睿那,一心想碰碰马丁以报一箭之仇。可惜,在16进8的第一轮,队友戴韫就轻松地击败了我队的头号劲敌。第二轮的8进4,龚睿那面对年仅14岁就名扬天下、代表荷兰出战的前印尼名将张海丽,首局就意外失利,决胜局又以3比8落后。在这险恶形势下,龚睿那临危不惧,越战越勇,终以2比1反败为胜。半决赛击败老队友龚智超,决赛战胜周蜜,终于圆了世界冠军梦。 龚睿那能在世界赛场上升国旗、奏国歌,国家队的厨师唐仲林、王宝利也功不可没。两位大师傅在塞维利亚驻地仅有的一个灶眼上要做出53人吃的饭菜,而且顿顿七荤八素,不能重样,使龚睿那大呼过瘾。以老大姐唐九红担纲的湖南省运动技术学院羽毛球管理中心,对“家乡的骄傲”龚睿那也格外关心,决定报销龚睿那在国家队有关营养恢复方面的药费。每逢大赛前夕,母亲都自费到京,专门为爱女操练厨艺。为了报答师长的栽培,父母的关爱,龚睿那也要奋勇向前永不言败! 常年的走南闯北,不管是法国大菜、日本料理,还是韩国烧烤、美式扒鸡,龚睿那来者不惧。而在声名远播的中华几大菜系中,她除了喜爱湖南老家的回锅肉、红枣炖鸡,上海的醉虾、黄螺泥等等,对川味的水煮鱼、毛血旺、麻辣烫也特别钟情,百吃不厌。偶尔有了假期,返回安化休养,有时进厨房看外婆及母亲的精湛厨技,尽享天伦之乐。 身高1米73,体重60公斤的龚睿那正年轻。祝愿她在世界赛场上摘金夺冠的“胃口”,同美食家的芳名一样步步高升。 (中体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