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这是人们用来形容那些并不是必然事情的常用话。如今中国国家足球队实现了冲出亚洲的梦想,就很有一些“过年吃了顿饺子”的味道。 这顿饺子当然好吃得很,你看看那些队员,那些球迷的表情,那种在一刹那间整个体育场几乎疯狂了的状态,我们就能体味到这种饺子好吃的味道。实际上,在那一刻,作为记者,本人也好好“美食”了一顿:疯狂地大叫,热切地拥抱,一同《歌唱祖国》。 问题的关键在于,这毕竟只是顿盼了不知多少个日夜的一顿饺子,这顿饺子的美味享受过后,必然面临着这么一个问题,能不能天天吃上饺子,又怎么能天天吃上饺子。 记得改革开放的前几年,老百姓特别是一些农村居民的家中可以说是只有过年才能吃顿饺子,那时如果家中煮了水饺,一个下午就没有别的事情了,就是坐在家中等饺子吃。过了十几年后的今天,即使在号称贫困老区的沂蒙山深处,任何一个人家都可以随随便便吃上一顿水饺。 这种感觉拿到中国足球的身上,实际上是再恰当也不过了:正因为中国足球贫穷落后,中国足球冲进世界杯才会如此地艰难,才会爆发如此多的热情;真有一天,中国足球理所当然地是世界强队之一,中国足球才是真正的崛起。所以说,今天的中国足球,实际上是一个贫苦落后的人家突然吃上了水饺的那种贫穷心理的过分表现。 中国人民从过年吃水饺到如今的天天可以吃水饺,走的是一条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开放之路,中国足球如果想次次都能冲进世界杯,也必须走一条改革开放和深化改革开放之路。中国足球的改革已经走在路上,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然而,纵观中国的联赛,假球、黑哨、职业球员道德败坏的事情却是越来越多,中国足球如果不能深化改革,中国足球仍旧没有大的出路,这种深化改革不能因为中国足球偶然冲进了世界杯就沾沾自喜,就像中国的改革不能因为很多人平常过节也有了饺子吃而停止一样。中国足协必须借国家队出线的机会,真正将联赛整治得井然有序,让假球、黑哨、没有职业道德的球员如过街老鼠,这样,中国足球才有真正的出路。 同样,开始开放的中国足球的开放程度也弱得很,引进外资、出国办厂时必须有好的政策扶持的,中国足球要想让中国的球员走向世界,让世界的足球智慧扎根中国,也必须有一些系列的政策相扶持。例如,要想让球员走出去,就不能有急于求成的功利心理,不能人为地设置障碍,而需要给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无私的支持;让国外优秀的教练和球员走进来,就必须有好的政策和环境,而不是整天用黑哨和假球来折磨这些优秀的教练和球员。李章洙的愤怒、保罗的怒甩球衣,更多外援面对不正常比赛的失望,让中国足球的开放总显得不是那么干净。因此,吃了顿水饺的中国足球离天天吃水饺的境界差得太远太远,这个时候,正该是我们催马扬鞭的时候,而不是站在原地一个劲地傻乐。 (体育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