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追梦者:祝珊珊、方玉婷(女子射箭运动员)
张娟娟是她们梦想的开端
奥运经历:无
奥运对手:韩国队以及经验
“能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只有三个人,机会难得,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拼。”祝珊珊说。“我感觉自己有机会(参加伦敦奥运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方玉婷说。
祝珊珊与方玉婷的奥运争金梦想是同时开始的,开始于中国射箭最辉煌的一刻。
2008年8月14日,北京奥运会射箭女子个人赛决赛中,张娟娟摘得中国射箭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打破了韩国女子选手24年来对奥运会射箭金牌的垄断。当27岁的张娟娟走上领奖台的那一刻,18岁的祝珊珊和19岁的方玉婷一齐“入梦”。
三年过去,北京奥运会后鲜有佳绩的张娟娟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祝珊珊、方玉婷却离自己的梦想越来越近。
其实,三年前那个梦想的产生颇有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那时,两位姑娘都还是业余运动员,正参加山西省队的集训,与奥运会的舞台远隔千里。“那段时间,队里正在军训,(山西省射击射箭)中心为了大家能及时了解北京奥运会的情况,在办公楼的大厅里摆了一台电视。”方玉婷回忆,她们当时就挤在人群中为张娟娟加油。
张娟娟夺冠后,两人一起兴奋地尖叫了好一会儿。然后,冷静的祝珊珊把张娟娟当做了榜样:“我在省队里是数一数二的,我想早日进入国家队,展示自我。”活泼的方玉婷则把张娟娟带入梦中:“我经常梦想着有一天能达到和张娟娟同样的高度。”
她们明白自己与这个梦想的距离,她们也都知道梦想如何才可能实现,梦想成为训练的动力。
一年后的全运会,祝珊珊迈出了接近梦想的一大步——夺得女子个人赛冠军。“这一刻,是我另一段运动生涯的开始。它(夺冠)让我有机会入选国家队,有机会实现更高的理想。”当年年底,祝珊珊入选国家队。
在祝珊珊以新科全运会冠军身份开始“另一段运动生涯”的时候,方玉婷也幸运地入选国家队。那时,她的最好成绩是全国比赛的个人第二和团体冠军。对于这次“意外”,方玉婷认为教练王友群的功劳更多些。“那时有很多人参加了国家队冬训,我们教练把我推荐了上去。”
进了国家队,她们才发现“国字号”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连祝珊珊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压力太大了,所有的人都很努力,而国家队的规定是,训练中表现好才能出去参加比赛,训练中表现不好就回地方队。”
压力中,两个姑娘没有妄自菲薄,反而快马加鞭。
又过了一年,祝珊珊迈出了走向梦想的第二步。2010年11月21日,祝珊珊帮助国家队夺得广州亚运会团体银牌。她们虽然输给了强大的韩国队,却展现了同样强大的实力,决赛中两队两次战平,直到第二次附加赛中国队才以3环之差落败。比赛中,祝珊珊一直最后一个出场,负责压阵,体现了教练对她的信任。
而没有得到出征亚运会机会的方玉婷也没有放弃追逐自己的梦想。今年4月,她在国家队的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三场选拔赛她的总积分排名第一。这样的好成绩,让方玉婷得到了征战世锦赛的机会。7月11日,她摘得世锦赛铜牌。值得一提的是,她也是中国队唯一进入个人赛八强的选手。“没打半决赛前,我感觉自己能够夺冠。可惜最终还是输了,还是缺经验,也有点不适应环境。”第二次参加世界级比赛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方玉婷仍然对自己不满意。
三年后,两位山西姑娘已经不是初生牛犊,曾经遥远的奥运争金梦想似乎触手可及。“能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只有三个人,机会难得,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拼。”祝珊珊说。“我感觉自己有机会(参加伦敦奥运会),一定要好好把握,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方玉婷说。
她们也都幻想过,自己能够登上伦敦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那时候,我应该很平静吧。拿了奥运会金牌又能怎么样?走下领奖台还和别人一样,没有高人一等。”祝珊珊与三年前一样冷静。“那时候,我肯定特别激动。站在那里能够证明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所有的汗水、喜怒哀乐都值了。”方玉婷与三年前一样活泼。
三年时间,她们的实力、地位有了改变,不变的是性格与梦想。
本报记者 张立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