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她不是靠实力入选?
当一名运动员代表着中国奥运代表团站在奥运大赛的舞台上,当她胸前印着的五星红旗熠熠放光,每个人的心中对金牌的渴望都溢于言表,但对于周俊来说,她的前景却似乎早已有了定论。尽管中国女举征战奥运只有四个宝贵名额,但女举还是给了周俊机会,不过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国队将周俊的报名成绩填为150公斤,成为18名选手中成绩最低者。按照报名成绩,前10名划入A组,后8名划入B组。B组赛完后,A组再开赛。最终,综合两个组各选手的总成绩,排定名次。奥运史上,尚无B组第一名的成绩能胜过A组前三名,因为A组的人,可以盯着B组第一名的成绩,任意调整战术,更何况被分入A组本身就意味着更强的实力。在所有人看来,这个报名成绩已经注定让周俊与奖牌无缘了。
“她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不错了。 ”在比赛开始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举摔柔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马文广谈到周俊的奥运前景时只是简单地放下了这样一句话,看得出来,队里对于周俊夺牌并没有抱太大希望,教练组给出的解释是,这样的报名成绩是队里可以安排的,因为教练组认为,B组的对手少,对于缺乏国际大赛经验的周俊而言,更有利于发挥。可有没有人想过,对于一个渴望自己站在奥运赛场上的17岁小姑娘来说,这样的决定是不是提前摧毁了她的信心?尽管在B组参赛,但周俊把开把重量就定在了抓举95公斤,挺举120公斤,这远远领先于其他B组选手。从开把的重量不难看出,周俊希望自己能够创造奇迹,但比赛的过程并没有出乎人们的意料,三次试举失败,年轻的周俊就这样结束了她的首次奥运之旅。
当一位运动员能够获得为国征战的机会,谁不想为祖国争夺一份荣誉?但这样的报名成绩和方式却让周俊还没出战就被人窃窃私语,“她并不是靠实力进入奥运名单”,这样的压力,也许本不应该由周俊这个17岁的小姑娘来承担,但对于一位和所有人一样刻苦训练为了荣誉而努力的年轻运动员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太过残忍?特约记者克里斯 腾达电自伦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