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白卷”反映深层次问题
7月29日,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53公斤级比赛结束。在混合采访区,中国选手周俊几次停下脚步,欲言又止,但是,她最终还是一言不发,转身而去,但闪烁的泪光早已被众人看在眼里。就在10分钟前,她在53公斤级抓举比赛中连续3次输给了95公斤的杠铃,交出了中国女子举重队在奥运会历史上的第一张“白卷”。
参加奥运会前,周俊仅有一次成人比赛经历,当时她220公斤的总成绩,比奥运会53公斤级夺金热门祖尔菲娅的世锦赛冠军成绩少了整整10公斤。
现在,人们都在追问一个问题,既然周俊实力尚有不足,为何派她出战?
对此,马文广也表示无能为力。他在中国代表团成立之日曾表示,选择周俊并非国家队的初衷,而是周俊所属的湖北体育局的意见。
如今,周俊的一张“白卷”,让之前所有的“故事”重又被人关注。一张“白卷”背后,反映出中国举重在选拔机制、省市平衡、补偿照顾等多方面、深层次的问题。“金牌之师”中国举重队的奥运名单历来难产,尤其是女举,在周俊之前的13名选手一共获得12金1银。为国出战就意味着基本能带回金牌,从而计入各省区市在全运会上的金牌数,其背后势必牵扯众多利益。
这次失利,让中国举重队和某个省丢掉了一枚“计划内”的奥运奖牌,而周俊的未来才让人更加担心。丢掉的奖牌还可以重新夺回,但一名年轻选手崩塌的信心,岂是轻易就能重新建立的?
[上一页] [1] [2] [3] [4] [5]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