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善于遗忘、酷爱编造的儒家思想
造成这种不负责任的危机公关态度的,是中国的儒家思想。
中国历史学家习惯把西周晚期前的历史称为上古时期(公元前850年前),公元前1792年,当汉谟拉比开始修建巴比伦城时,河南偃师地区的二里头是夏王朝最后的政治中心,夏王朝没有文字,但贵族们已经居住在土坯房屋中,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夏王朝是一个落后的王朝,没有文字,没有城市概念,用湿土块砌成房屋,草棚窝是绝大部分民众的居住地,某种意义上说,夏王朝只是一个较强大的部落,利用其部落男性的战斗力,强迫其他部落臣服。
在《上下五千年》这套五本丛书中,秦以前的历史,80%的细节都是虚构的,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是虚构的,若不经过一次残酷的部落政治斗争,禹怎么可能从舜子手中获得部落领袖职位(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丕后,曹丕终于领悟何谓禅让,禅让就是把刀架在你的脖子上叫你滚蛋,他说道,"今天,我终于明白尧和舜之间的事了。"),但在今天的历史书中,残酷的斗争被虚假的禅让取代了,我们看到的,是不真实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被夸大的历史。
公元前1000年——前250年,随着东周的建立和封建制度的出现,中国的文化和文明出现了跳跃式发展,商人的后代们开始经商,商品和文化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交换和交融,人的思想不再被王权和神话禁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各种思想开始流传,人性的价值开始被找寻,知识分子愿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追求和自由,这个时代相当于欧洲十三世纪的文艺复兴时代,相当于日本十六世纪的战国时代。
尽管秦赢政进行了文化灭绝活动,但春秋战国时期创造的中国黄金时代,直到汉武帝独尊儒术时才彻底宣告结束。汉武帝试图用儒家学说控制所有中国人的思想,他做到了,站在儒家角度,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是必须被废弃的;因为那时,人是自由的,人的信仰更是自由的,人的生命是为自由而存在的。
儒家思想最大的特点是,它要让人失去思考能力,它要培养人的绝对服从性,并由儒家学者煅造出的历史以及约定成俗的习惯控制整个社会,以方便一个被神话的帝王进行独裁统治。它必须忘记真实,还必须编造历史,此外,它还必须不断的给自己竖立假想敌,以突出它存在的价值,它通过扼杀真实和人性来展现它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这是达尔文主义的原理。正是在这种儒家思想的特征下,中国特色的危机公关才会存在,并成为一种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
(搜狐体育 傅占诚)
[上一页] [1] [2] [3]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