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3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击剑比赛在卓越体育馆继续进行,男子佩剑团体1/4决赛,中国队发挥欠佳,其中北京奥运会冠军仲满三局比赛全部失利,最终中国队以30-45输给了罗马尼亚队,无缘四强。王敬之第三次奥运之旅又以“悲情”剑客的身份离开。
如果撇开奥运会的成绩不看,王敬之无疑是中国男子佩剑的头号人物,他是两届全运会个人冠军得主,2006年亚运会获得团体和个人双料冠军,2007年世界杯上,王敬之战胜奥运冠军摘金为中国男佩实现了50年来的突破。但他的两次奥运之行都让人失望,倒是此前默默无闻的师弟仲满在北京奥运会上摘得个人冠军。失望、怀疑、难过……王敬之两次都想就此告别,但他最终重返回赛场。伦敦奥运会是王敬之的第三次奥运之行,虽然身边首次没有谭雪的陪伴,但临行前女儿的诞生却给他了更多的勇气,他希望这或许是最后一次的奥运征程不要再留遗憾。
恋上击剑就为帅
王敬之来自天津塘沽区的一个普通家庭,母亲曾是一名篮球运动员,得益于此,小男孩从小身高过人,如今他海拔已经达到1米92,加上五官清秀,器宇轩昂,活脱脱一个潇洒剑侠。而要追溯他当初缘何练剑,其实也因为一个字,“帅”。
由于身体条件出众,王敬之上小学时还曾被选去打篮球,但仅仅练了一天,他就被击剑队教练成功挖角。“我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击剑,以为是盖房子,后来教练说是佐罗那种,我看着他们穿一身白衣服,挺潇洒,挺帅的,就想尝试一下。”王敬之说。1994年,12岁的他进入塘沽体校,师从姜宝明开始练习击剑。
刚开始的基础训练对于王敬之来说并不好玩,“一个人在那里站一个多小时,不停的重复一个动作,非常枯燥。”他说,但很快,王敬之开始在天津市的各项比赛中取得成绩,这燃起了“剑客”的斗志,他渴望击败一个又一个的对手。1998年,王敬之转入天津第一体校,2001年,他顺利进入天津体工大队成为天津队的正式一员,同年年底,19岁的王敬之入选国家队。
首战国际比赛夺铜
在王敬之的记忆中,2002年4月在土耳其进行的世青赛刻苦铭心,除了在那里,他牵手了生命中的另一半——谭雪,那也是他首次参加国际比赛,并出人意料的获得一枚铜牌。
“当时感觉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我第一次出国,感觉像度假一样,看什么都很新鲜,跟黄头发的外国选手打比赛,感觉很兴奋,结果比赛打下来,获得了第三名。当时别的教练说,‘你这是历史性突破,以前男子佩剑从来没有拿到过这样好的成绩’,我就感觉挺骄傲的。”
不过,翻看王敬之的履历,从2001年开始,他已经在国内赛场崭露头角,01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九运会中,他和杨震、宁宪奎帮助天津获得全运会历史上首枚男佩团体金牌,而随后2002年釜山亚运会上,王敬之更是获得个人和团体两枚银牌。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