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雅典奥运,王敬之与周汉明、黄耀江及陈峰在排名赛中击败东道主希腊,取得第七位,这是中国男子佩剑队当时在奥运会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但对于王敬之来讲,那次的奥运经历并不美好。
“那时候有四个人打团体,只有三个名额住在奥运村里,我作为替补,只能一个人住在村外。”王敬之回忆说。他特别记得大巴司机告诉他不用跟车返回,自己在众目睽睽下将行李拿下大巴的耻辱感,加上住在村外的诸多不便,甚至要做饭洗碗,他的心理非常难过。
“当时我正好是鼎盛时期,年轻气盛往上冲,我感觉完全能够打主力,但教练觉得我不适合打个人,安排我做替补。”王敬之说,那种感觉就像当头一棒,感觉非常失落,也很泄气,“曾经有一度不想再从事这个项目”王敬之坦言。
意外来袭重振雄风
不过,王敬之并没有离开,奥运会后的一次意外让他感到已经无法跟这项运动说“拜拜”。
2004年奥运会结束以后,国家击剑队放了一个大长假,王敬之回到地方,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训练。有一天,他和朋友去打球,运动完后第二天,王敬之早上醒来时突然发觉腿不能动了,他随后被送到当地医院,诊断结果出人意料——股骨头坏死。
“医生说是经常大运动量训练造成的,当时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后来大夫说,你这个病情可能从事不了击剑了。”那一瞬间,王敬之有些发懵,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挺喜欢击剑这个项目,情急之下,身高八尺的堂堂男儿竟然眼含热泪。
通过专家积极会诊,加上长期来到的中药、物理治疗,王敬之最终又回到了熟悉的剑道,而知道了失去的痛苦,剑客在随后更加珍惜每一次训练和比赛。
2005年全运会,王敬之力克队友周汉明获得男佩个人冠军,这让他重新找回了自信。2006年多哈亚运会,王敬之成功复仇韩国人,一举将上届的两枚银牌变成两枚沉甸甸的金牌,也从而奠定了剑坛“一哥”的地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