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奥运会第九比赛日,皮划艇项目结束了激旋回流项目的所有比赛,在皮划艇比赛中,这是中国选手的弱项,中国组合胡明海/舒俊榕闯入了男子双人划艇C2组的决赛,这个成绩比他们在北京奥运会时的成绩还有所提高,当时他们止步于半决赛。
但闯入决赛的胡明海、舒俊榕最终在六位决赛选手中排名第六,无缘奖牌,在皮划艇激流四个项目产生的奖牌中,中国选手无一获得,前中国皮划艇队总教练、加拿大人波兰裔的马克,在两年前谈及中国皮划艇队时这样说道,“真的不能理解,有些领导天天大吃大喝,要不是茅台就是洋酒,每餐花多少钱都不心疼,但是他们就是从来没有想过要给队员更换设备,这些队员用的艇还都是好几年前买的,早就应该淘汰了。但是我说过了多少次,没有人给我答复,也没有一个领导表态过要给我们队员换设备,我们拿不到最新的设备,训练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马克的话反应出的不争事实是,在中国体坛,领导们的生活状态高于运动员的生活待遇和训练质量。有些人有充分的理由对马克感到愤怒,套用某些爱国者们的理论,得出如下结论,其一,领导们具有指挥作用,领导喝茅台才是金牌产生的动力,其二,即使领导喝茅台,那也是吾国内政,马克作为一名外籍教练,虽对我国皮划艇事业做出过贡献,但不应该指手划脚,以体育教练的身份干涉吾国内政。
让我们来进入本期的伦敦眼,关于外教、内政以及茅台之间的联系。
一:马克二度上任的原因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将皮划艇列入奥运会比赛项目,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保留了皮划艇比赛,皮划艇最初产生于爱斯基摩人的皮艇,1585年,阿德里安—吉尔伯特与约翰—戴维斯为了寻找从英国前往中国的“西北航道”,在格陵兰岛西海岸登陆,他们看到了当地的爱斯基摩人乘坐的由海豹皮制成的皮艇,爱斯基摩人会在春夏之交,驾驶着这种皮艇出海捕鲸,现代皮划艇运动产生于1865年,英国人麦克格雷戈以独木舟为蓝图,制造出第一支皮划艇“诺布——诺依”号。1867年他创建了英国皇家皮划艇俱乐部,并举办了第一次皮划艇比赛。到19世纪末,皮划艇运动已成为欧美各国广泛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悉尼奥运会上,皮划艇项目继续保留。
上世纪80年代,德国、斯洛伐克和法国就拥有大量出色的皮划艇运动员,皮划艇运动具有绅士性以及观赏性,常常轻松帮助欧洲的皮划艇运动员们拉到赞助。中国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皮划艇项目的突破,在静水项目的双人划艇500米决赛中,孟关良与杨文军取得了一枚金牌,这是中国在皮划艇项目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
这枚奥运金牌正是在波兰裔教练马克的指挥下夺得的,当时马克是中国队的总教练,2005年,马克的总教练位置被德国人约瑟夫取代,2008年6月26日,距离北京奥运会不过四十余天的时间,约瑟夫突然被皮划艇协会解除职务。
约琴夫的中国皮划艇队在此前的杜伊斯堡站比赛中表现糟糕,他被认为是一位水土不服的教练,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教练认为皮划艇运动员的静水项目训练必须以大运动量为主,即使用12公里的长途训练,而约瑟夫认为,奥运会比赛不过500米与1000米,不必进行12公里的长途冲刺训练。
由于约瑟夫在率领德国队的13年期间,曾获得17枚奥运金牌和67枚世锦赛金牌,因此临阵换掉他的理由必须充分,而且顶替他的人选必须同样强大。在这种情况下,曾经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率中国皮划艇队完成金牌突破的马克,成为顶替约瑟夫的最好人选。
马克其实也不被中国皮划艇协会待见,原因非常简单,马克人品太直,说话口无遮拦,对于中国皮划艇的问题,他从来都是直接说出,这个态度得罪过很多领导。也正是因为这样,各级领导们才选择了性格沉默的约瑟夫,但未想到的是,约瑟夫水土不服,最终因为成绩不佳被炒掉。
由于马克是二度上任,因此各级领导们还必须为马克的上任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借口,熟悉中国国情无疑是借口之一,据说曾有人送给马克毛主席语录,而这些语录又经常放在马克的桌上。因此“马克酷爱读毛主席语录”成为让马克重新上任的最好理由,在2008年6月底,马克第二次担任中国皮划艇队总教练。
中国皮划艇队在2008年奥运会上实现了双人划艇500米的卫冕,可能所有人都不了解的是,换下马克,换上约瑟夫,再换下约瑟夫,换上马克,这一切,都是由中国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做出的,今天这位领导掌管着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单项体育部门——足球管理中心,他就是韦迪。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