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金牌之争的全方位启示
全国日报-搜狐奥运联合报道团 张顺亭
中美两个大国的金牌之争当属伦敦奥运会最大看点之一。开赛第10天了,两家的金牌和奖牌数还在伯仲之间,这是北京奥运之前的任何一届奥运会都不曾见过的。如果你是一个正常的中国人,就算中国体育存在诸多问题,你无论如何都应为此成绩感到喜悦。中国体育之争的深层次是中国两国实力之争,尽管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却有必然联系。
接下来几天应该会有些许变化,中国军团的强势项目进入尾声,田径作为美国的强项将增加美国的含金量。但细算下来,中国仍然手握数个冲金点,理论上突破37金是可能的,我们希望中国能够达到小40的数量;大球方面,男女篮和女排大概是美国的囊中物,但是由于他们在游泳上的衰退和中国的异军突起,以及在田径上面临被多国瓜分的局面,中美两国的金牌差距不会像赛前预计的那么大。两家有可能要较量到最后才见分晓。
但即算最后两家金牌相差无几,中国的体育和中国社会一样,与美国的差距仍然是全方位的。我们的好多强项靠的是圈养式的苦练,相比较美国的游泳、田径、大球类等社会参与程度较高的项目,我们的这项目群众基础弱,与全民健身的结合度较差,很多国人对此有微词,我们得诚恳接受这种批评。
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别的国家想要像中国这样训练和夺金,他们不是不想做,关键是做不到。任何国家对金牌的重视都不会低于中国,他们要么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要么是在财力支撑上都无法和中国相比。但有些国人因为对个别社会现象不满而对中国金牌冷嘲热讽,这种迁怒式的牢骚, 其实不值一驳。体育种荣誉,是脸面,如果觉的要不要脸都无所谓,那就让他们聒噪去好了。
不过,中国体育要改变应该是所有人的共识,就像中国社会要进步是所有人的共识一样。中国体育的强大和中国的强大有自己独到的优势,但西方则有我们明显不如的地方。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长处,也要把西方的长处学来。如果一味否定我们的现在,届时我们连现在的成绩都将失去。
国外媒体看中国体育的态度其实很矛盾,“羡慕嫉妒恨”是挺恰当的比喻。这很有意思,那些全面膜拜西方的人大概会挺困惑,西方羡慕我们的,他们可该怎么办呢?
相关新闻:
·颜强:如果顾拜旦还在 他会怎样看待世界和奥运
·张顺亭:近在咫尺不能享天伦 亲情金牌都应重要 点击进入奥运专题首页
视频节目:
·《西游伦敦记》:黄征游温莎古堡偶遇度假英国女王
·《奥运背后故事》:足球教练培养出篮球国手杨半伴
·《前方背后》:张国政谈吴景彪失利创奥运举重历史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