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是传奇,更是悲剧
2004年的传奇剧,2008年的荒诞剧,2012年的悲剧。刘翔的体育人生划出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弧线。很多人认为刘翔是一个传奇,他的确是一个传奇,若刘翔在2004年夺冠后永远退役,他将是一个永恒的传奇和励志英雄,遗憾的是,那一年他只有21岁,职业生涯刚刚开始,他必须不断的跑下去,2008年和2012年两届奥运会的表现,使刘翔已不具备传奇人物所拥有的感染力。两届奥运会上,他一次是彻底的失败,另外一次是伤情下的无奈失败。
刘翔也无法满足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口号,“激励一代人”。刘翔无法激励一代人,他身上展现了太多的无奈,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在2008年,他的身体条件比2012年要好,完全可以一战,但很多潜在因素使他必须放弃比赛,而且放弃比赛的责任还由他一人承担;2012年,他又在冒着可能重伤的情况下一战。
刘翔身上拥有太多别人的东西,他根本不属于他自己,他不象一个运动员,而象一个舞台上的演员,他必须去承担别人的痛苦与欢乐,从2004年成功后,他就必须承担这种命运。因为中国人渴望奇迹式的成功,并且希望永远保留这种奇迹式的成功。因为我们从小学时的教育就不断的教导我们,勇敢付出,决不退缩,获得成绩。但并没有人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勇敢付出后却无法获得成绩该怎么办。刘翔就是按照这个模式打造出来的英雄,勇敢付出,获得成绩,但他必须一而再,再而三的获得成绩,有一丝后退或失误,他就会受到抨击和唾弃。
在2012年,刘翔背负的命运就是,必须出战;哪怕无法得到奖牌,也要战到最后,去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显然,这又是一个带有政治要求的任务,中国体育从来没有把奥林匹克精神放在第一位,而现在要求刘翔诠释奥林匹克精神,原因很简单:举国体制、唯金牌论和消极比赛及让球现象让中国体育出现争议,平息争议的人物就是刘翔,若刘翔可以诠释奥林匹克精神,那么就可以让中国体育的争议性减少。
再回顾刘翔体育人生,在2007年之前,他的确可以被称为传奇,2002年打破青年纪录,2004年奥运会夺冠,平了世界纪录;2007年田径锦标赛夺冠。在这一系列大成绩之下,还有无数的小成绩,那时的刘翔借着2002——2004年的冲劲,以及2004年奥运会夺冠的激励,连续获得成绩。
2008年奥运会退赛后,刘翔不再是传奇,而是一个悲剧,他的行为方式受到抨击,他刻意放松的神态被视为玩世不恭,当他在2012年奥运会上伤退之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幕延续了四年的悲剧,从2008年至2012年,一个英雄人物向悲剧人物的彻底蜕变过程。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