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的前苏联,大众们用一句非常有趣的话评价当时的媒体:《消息报》上无消息,《真理报》上无真理,这句话指的是前苏联两份官媒谎话连篇。前苏联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路人,尽管解体,但依然从很多方面影响着世界。
“举国体制下的体育”,同样是由前苏联开创出的体育体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将举国体制玩到极致的是前东德和前苏联,这两个国家在奥运金牌榜上一直夹击着美国,直到两德合并、苏联解体、中国崛起,奥运会金牌榜才成为中国、美国、俄罗斯、德国四国角力的舞台。
2012年伦敦奥运会,英国携东道主优势从奥运会第四比赛日开始出击,在北京时间10日凌晨以24枚金牌稳居金牌榜第三位,俄罗斯以11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五位,德国以9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六位。俄罗斯与德国在本届奥运会上的表现都不近如人意。德国国内对德国体育一片抨击之声,认为德国政府对教练员和运动员补贴太少,导致运动员无进取心,教练员大量流失到其他国家。
因为与英国在金牌数上的差距过大,俄罗斯在本届奥运会上肯定会被挤出金牌榜前三位,对此,俄罗斯总统办公室主任伊万诺夫回应道,俄罗斯体育绝不会再恢复前苏联的举国体制,总统办公厅和政府不会干涉体育协会的工作。
与之相比,中国与朝鲜依然在举国体制的大旗下前进着,而且在金牌榜的收获上颇为丰厚,我们还是来了解一下对手对中国体育的评价。旁观者的评价,更客观,也更真实。
韩国人眼中的中国体育:一切为了打败美国
1900年庚子国变,清政府对十一国赔出了4.5亿两白银,1908年,美利坚合众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其总统第二任期的第四年中,向国会提出法案,即重新核实庚子国变中美国人的实际损失,将赔款的多余部分连本带利全部退回中国,根据中美双方协议,中国将从北京地区招收留学生公派美国学习,留美公派生的一切费用,均从退回的庚子赔款中支付,胡适先生即是当时的庚子赔款公派学生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最大的帮助,并最终帮助中国人民完成抗日战争;1969年,前苏联威胁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并告知美国,根据多方历史资料,美国对此明确表示反对,并最终使前苏联放弃了这个念头。
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开始取代前苏联,成为奥运金牌榜上的王者,1996、2000、2004年三届奥运会上,美国体育代表团垄断了金牌榜第一的位置,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东道主中国夺得了金牌第一的位置,美国退至第二位。
2012年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终极目标就是捍卫自己金牌榜第一的位置,而要捍卫这个第一,必须要击败美国代表团超越中国的可能性。从中美体育的对比来看,中国是建立在举国体制下的体育体制,美国体育是建立在其二级及三级教育(高中和大学)体育基础上的体育体制。中国有直接管理体育的部门,即国家体育总局,举国体制下的一切,包括资金和政策的投入和制订实施,均由体育总局完成;美国国会中的奥林匹克委员会,则只负责奥运会前后的详细工作,对单项体育协会(联盟)无任何指导权。
在这种情况下,中美体育之间的最大差别已经产生了,中国是举国体制,美国是建立在教育系统上的体育层层选拔基制。美国对奥运会参赛选手进行专门的选拔赛,未取得成绩的选手无法参加,象哈迪在2009年曾创造了女子100米蛙泳的世界纪录,但在奥运资格赛上,她的成绩落后,最终无法代表美国参加女子100米蛙泳比赛;反观中国,象杜丽这样的运动员表面上参加了射击队内部的选拔赛,但更多的是依靠内部操作来参加奥运会。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与美国体育之间的竞争,就相当有趣。美国人愿意享受奥运,而中国人则愿意将奥运视为一场战争;因此,唯金牌论被认为是中国体育界一条不变的真理。
韩国的《国民日报》认为中国体育的“金牌至上论”是一种不平等精神的体现,他们举出实例,在中国的24万名专业运动员中,能够出现在奥运会上的运动员是极少数,而能够在奥运会上摘得金牌的,不过数十人;被认为是中国体育英雄的,享受鲜花和各种奖金的,是得到金牌的数十人,而得到银铜牌的选手,都会被认为是失败者;更多的、位于中国体育金字塔中下端的运动员们,他们中的很多人在退役后深陷伤病、贫穷与失业。
《国民日报》认为,不论是举国体制,还是金牌至上论,其实目的只有一个,即打倒美国。该媒体引用了魏纪中的话道,“中国在电影、音乐等文化领域无法战胜美国,能够战胜美国的也只有体育了。”
魏纪中的话倒是实话,在《洛杉矶之战》和TNT电视剧《陨落星辰》中,外星人入侵地球,美国人在全方位落后的情况下奋起抗争。《陨落星辰》是2011年全美暑期档电视剧收视冠军;科技方面,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登陆火星,NASA开始正式准备对火星的载人探测。
只有在奥运会上才能试着去打败美国,这是韩国媒体给出的结论,不论这个结论准不准确,我们都应该听听别人的意见。
[1] [2] [3] [4]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