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3月9日辽宁丹东
1994年10月入选辽宁省队
1998年1月进入国家队
1999年世锦赛女子重剑团体亚军,亚锦赛个人、团体冠军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第三名
2011年意大利世锦赛女子个人赛冠军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子重剑团体冠军
由于您未安装flash播放器视频无法播放,点击这里安装
Part1 佐罗电影吸引走向击剑 “当时教练看好我因为我是左手,他问我想不想练击剑,我说击剑是什么东西?他说你看过佐罗吗?我说我看过电影。”李娜说,因为好奇决定试一试,跟父母商量后,她开始了自己的剑客生涯。
Part3 早早成名 伦敦奥运会将是李娜的第四届奥运会,在之前,她参加了三届,其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让她记忆犹新,而2008年北京奥运会则是她的伤心之旅。【查看全文】
悉尼夺铜创历史 2000年悉尼奥运会,19岁的李娜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便让业内人士为之一振,女重团体8进4的比赛中,她和两名老将杨劭琦、梁琴联手击败世界头号种子,卫冕冠军法国队。尽管半决赛不敌瑞士未能晋级决赛,但最终铜牌的成绩已经创造了中国女重在奥运会上的最好成绩。
北京折戟刻骨铭心 北京奥运会,在巨大的压力下,李娜并没有在主场实现突破。半决赛,她面对德国名将海德曼,在领先的情况下被对手逆转,随后的铜牌争夺战,李娜又是在比分占优的情况下,被匈牙利选手伊尔迪科连追5剑,最终与奖牌擦肩。
悔恨是北京奥运会留给李娜的最大感觉, 即便现在回想起来,她依然难以接受。李娜说,最难受的还是三四名的铜牌争夺战,“我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最后失利,下来之后也后悔过,这场比赛可以说是我作为运动员比较刻骨铭心的一场比赛,包括现在,有的时候挺刺痛我的。”【查看全文】
结婚生子 北京奥运会的失利让李娜非常沮丧,甚至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再练击剑,08年之后她开始淡出国家队,09年全运会结束,李娜彻底离开剑道,回到家里结婚生子。“作为女人,我需要换一个方式去实现我人生的另一个目标。”
伦敦表现 北京时间7月30日,女子重剑个人赛,李娜经过两局激战,以13-14一剑之差憾负给北京奥运会冠军、德国名将海德曼,无缘八强。而8月5日,女子重剑团体赛中,李娜等四人获得冠军。 【全文】
李娜永远不会忘记北京奥运会失利后那个夜晚,老公宽厚的肩膀带给她的温度和力量。“我真的挺感谢我老公”多年后,已为人母的李娜重登上世界之巅,赛后她如此说。08年8月13日晚,北京奥运会女重四强最后争夺,李娜先是在半决赛中惜败德国名将海德曼,随后三四名决赛她又是在领先情况下被匈牙利老将明伊尔迪科逆转错失铜牌。比赛结束一瞬间,李娜几乎瘫倒。
比赛结束后,李娜失魂落魄地离开了赛场,回到驻地独自一人时她更觉悲伤。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电话打进来,是她老公,更让她意外的是老公已经驱车前来准备接她回家。“我没有想到他会去北京,我是8月13号比赛,他其实8月12号已经去了,但没有告诉我”李娜说,在电话里,刚听见老公的声音她就哭了,而等不久后,老公来到她面时,她更是哭得稀里哗啦。“那一瞬间,我最想找一个肩膀依靠,可能有太多的苦没有人诉说,当看到他的时候感觉什么都释放出来了。”那一晚,李娜在老公怀里哭了很久。【查看全文】
孩子被强行断奶 为了自己的梦想,初为人母的李娜在伦敦奥运前的一个赛季选择复出,襁褓中的孩子被强行断奶,每次说到儿子,母亲都会眼眶湿润,她说对孩子心怀愧疚,有时候,自己如果太想儿子,会更加疯狂的训练,这是让她忘记思念的最好方法。
用金牌送孩子 2011年10月在卡塔尼亚击剑世锦赛中,复出刚刚半年的李娜神奇地夺得女重个人金牌,创造中国击剑历史,随后的团体比赛,她又和队友一起斩获一枚银牌。“我要把这枚金牌送给我的儿子”母亲赛后开心的说,那时,她已经有1个多月没有见着孩子。【查看全文】
14岁选入省队后,李娜训练非常刻苦。凭借良好的成绩,于1998年入选国家击剑队。成绩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汗水。为备战2004年雅典奥运会,李娜拼命练习,她有胆囊炎,每次大强度训练后,吐的全是胆汁。
每次与年过半百的栾菊杰交流,李娜就会忘却年龄的压力:“我在重剑队年龄是最大的,但我这个年龄放到世界剑坛却还年轻,栾菊杰到了50岁还在奋战!”
退役前,李娜就有了这样的打算。果真,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剑客成为了吉林师范大学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