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昆明到上海,从上海到沈阳,被包围在真空里的中国队却一直持续出现了莫名其妙的伤病,让人们对这支即将迎来终极考验的队伍充满了担心。既没有激烈的对抗,也没有大面积的流感或者食物中毒,国脚们到底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多人伤病的呢? 国家队领导和教练对球员的伤病问题一直就非常重视,因为在亚洲杯和小组赛两次大赛中都出现过。早在昆明集训前,中国足协就专门发文给正在打联赛的各个俱乐部,要求各队重点保护国脚,不允许出现伤病现象,并指定国脚不要参加一周双赛的周四比赛。 而实际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在昆明集训期间,“伤病集中营”包括:区楚良、徐云龙、魏新、申思、陈刚、符宾、江津7人;在上海集训期间,“伤病集中营”包括:区楚良、徐云龙、郝海东、孙继海、张恩华、李玮峰、李明、祁宏、李小鹏、宿茂臻、李铁、邵佳一、陈刚13人;在沈阳集训期间,“伤病集中营”包括:曲波、郝海东、孙继海、张恩华、祁宏、李小鹏、宿茂臻、邵佳一、魏新、申思、马明宇、符宾、李明13人。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在中国队最后一个月的备战期间里,竟然有19人不同程度的受伤病困扰而不能参加正常训练,而坚持参加训练的仅有安琦、杜威、吴承瑛、杨璞、于根伟、张玉宁6人。 国家队在选择备战地点上也让国脚们发出很多抱怨。从昆明来到上海,队员们感觉就像到了两个国家,气候差别很大,昆明是睡不着,甚至出现尿血等高原反应;上海是睡得太熟,比赛和训练都没精神没状态。又说要回昆明,又说要折腾到北京,结果提前去了沈阳,国脚们心理上根本难以调整,压力过大也容易出现身体异常。 而和昆明清澈的蓝天白云相比,上海那几天的天气对国家队的影响非常严重。上午还是接近40℃的高温,下午就下起50年不遇的暴雨,来自祖国天南地北的国脚们纷纷“倒下”。尤其是训练出了一身汗,结果又再被大雨浇淋。来到沈阳后,虽然驻地环境幽雅,但沈阳白天和晚上的温差很大,并不利于国脚们的伤病恢复。训练场又远得多,国脚们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 有意思的是,米卢周二早上一走,国家队下午训练就第一次集齐了所有队员。祁宏、孙继海、曲波、魏新的感冒发烧还没有完全康复,但已经可以在场边做一些小运动量训练了。国家队三个队医显得很不够用,郝海东、申思等队员纷纷请假到城里去看病,沈阳市卫生局也指定了一名医生到绿岛来给国脚看病。 现在米卢已经被伤病吓怕了,他走前坚持要求队员痊愈后才能参加训练;而中方教练则担心,频繁出现伤病情况,不仅对全队备战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个人状态的调节很不利,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球员也有自己的想法,申思的话代表了很多国脚的心声:“大量对抗训练使得国脚的抵抗力迅速下降,我们很希望教练能够把运动量给减下来。” 国家队备战已经作了大量工作,而很多是不必要的,徒增巨大压力;而不少是必要的,却对其茫然不知所措。但愿到时候不会出现“兵到用时方恨少”的悲剧,否则,这个责任该由谁来负呢?本报记者杜旻(沈阳专电) (新民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