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分三六九等,官衔是区分的标志;中国的职业俱乐部分甲乙丙等,级别是光耀的资本。中国足协的灭鼠行动之所以引发轩然大波,就在于它表面上触及了中国足球,实质部分粉碎了某些混迹在中国足坛借足球进一步发迹的梦想。 建立适当的升降级制度是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善职业联赛的必要前提,也是职业联赛成熟与否的标志性产物。但是我们非常遗憾地发现,升降级制度并没有成为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前进发展的动力, 甲B最后阶段的疯狂动力来自于上一个层次思想的驱使,来自于甲A馅饼的诱惑;但是今年的甲B如果继续保留升降级,我相信疯狂的程度将有过之而无不及,问题球里会出现更多的俱乐部和球员的名单,而钱财匮乏的四川绵阳无疑仍会占据一个名额,这不是谁的不是,这只是中国足球现今的生存法则。 诚然,在任何国家的联赛里,和夺冠一样,保级始终是联赛的一大悬念。在职业化程度已经很高的那些国家,保级也的确和俱乐部的生存以及球员的个人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可是在8年的中国职业联赛后,职业足球已经成为少数人士借足生财的唯一工具,这不是足球的悲哀,确实中国足球的悲哀。 在中国职业足球界,一个套钱的模式在不经意间形成,可以分成两条路径,一是注入资金——介入足球——获取足球场上的优胜——获取适度的足球利润——获取适度的非足球利益(如俱乐部在地方获得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等);二是注入资金——介入足球——无法获取足球场上的优胜——改变策略获取一些场外利益(包括买卖比赛)——过度的非足球利益(从地方获取超出一般优惠政策的利益)。 明眼人可以看出,在目前的中国足坛实际上只有少数豪门俱乐部才能依照近似于第一种模式的模式在运转,此外的绝大多数俱乐部都是借“足球壳”上市来寻求资本利益最大化的东家,短时期内,国内参与足球俱乐部建设者甚多,而一旦俱乐部的投入和产出发生巨大偏差时,俱乐部的危机就毕现无疑。从上面的两条俱乐部运转模式看,俱乐部的利益均包括非足球利益这项,其实这项对于许多俱乐部来说比多卖几张门票,多要几个转播费,多放几块广告牌来得实际。即便对于一些豪门俱乐部来说,现在可以标榜自己俱乐部的运转方式是多么灵活多么优越,俱乐部的基地是多么合乎世界水准,可是他们不要忘了他们的第一桶金也多半是超出适度的非足球利益所为。 甲B两支(即成都五牛和长春亚泰)之所以疯狂制假,根本问题在于对甲A肥肉的觊觎,在他们的眼中,混入甲A就有更大的肥肉在等着他们。中国足协的灭鼠行动说是对和教练员球员的停赛,其实是葬送了他们早日分食中国足球大餐的机会,这就像是对一个穿着打扮停当,已经愉快赴约的人宴会取消的不幸消息。 这里不是断言足球发达国家就不存在假球黑哨现象,但是像今年甲B联赛这样大规模造假,还敢公开叫冤的的确是凤毛麟角的。正如人类社会必须拥有一整套完备的法律体系和道德规范,人类的各项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2 0多年前,意甲劲旅罗马队由于涉嫌假球被直接发配到乙级联赛,导致当时意大利神童射手罗西错过了阿根廷的世界杯,于罗西相比,我们的彭晓方、韩文海、李红军又算得了什么呢? 甲A甲B是中国职业俱乐部的特有的标签,可现在它越来越像一块遮羞布,一张蚕食中国足球资源的门票。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