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疯楼病”
奥运是催化剂,更是兴奋剂,所到之处,一片楼市疯长的声音。
回首,奥运前后,北京的房价如雨后春笋,长了又长。2005年,还有人能在四环附近寻找均价6000左右的房子,那么北京奥运之后,站在四惠的桥上,他一定为当时没有举家负债大买房屋而悔青了肠子。现在的北京,总价四五百万的房屋算不算“豪宅”?
整个2007年,北京楼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两个字“涨价”。这一年,北京楼市开始玩撑杆跳高。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报道说:2月房价涨,全国新房价格涨5.9%,深圳、北京以近10%涨幅领涨。房价的攀升,导致租赁市场也发生急剧变化。当时,在海淀区人大西门,租一间不到70平米的房屋居住,每月需付2700元。如今,50平的房子租金都在4500之上。“限购令”下,北京住房价格并未得到实质性的遏制,反而继续增高门槛。
那些奥运前买房,蜗居在北京某个角落里的早期移民现在或许正在暗暗庆幸自己的英明之举。其实,在奥运之前,他们付出几十年的血汗钱用以购买北京住房时也是多么无奈。奥运之后,北京正向一线国际大都市迈进,进步神速的当然是房价地价。地皮的稀缺与无上的政治、经济地位决定北京房价依旧有广阔的空间。当前,投资地产仍旧是最具成长力的资金增值方式,高收入阶层对房产的进一步持有,而普通居民刚性需求被极大刺激,各类企业依旧做梦都在惦记地产这块蛋糕。
记住:北京房价“超英赶美”不是梦。
2012前的伦敦,同样上演房价疯涨的一幕。英国人现已发出惊声尖叫:“伦敦中心城区正被全球资本包围!”显而易见,2012年奥运会来临之前,伦敦楼市的价格正不断上涨。英房地产服务提供商第一太平戴维斯曾发布报告指出,每年约33亿英镑流入伦敦中心区域房地产市场,另有4亿英镑流入伦敦中心区域新增供应物业——“这些资本的总合足以购买伦敦157年来所有私人住宅!”
有统计表明:中国亿万富翁在伦敦中心区域的物业投资仅占总体购买量的3%,来自俄罗斯以及前苏维埃联盟国家的大佬们在伦敦中心购买房产的欲望更强烈,他们一路挥洒钞票,抢占了总交易额的15%,而中东和北非的买家亦不甘示弱。 因此,奥运前的伦敦房产已被急剧炒爆。
奥运带来诸多利好的同时,也传播着一种疾病,它的名字就叫“疯楼病”。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