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大林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令我最激动的事,莫过于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51枚奥运金牌、100枚奥运奖牌了。这是中国几代体育人努力奋斗的结果,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社 会 发 展 进步、综合国力突飞猛进的必然,很幸运,我们赶上了!
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见证了中国奥运从梦想变成现实的伟大转变,也证明了体育与国运息息相关,国运盛,则体育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经济突飞猛进,为申奥和举办奥运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经济发展;没有经济的发展,中国体育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你可知道,举国体制是中国几代体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摸索出来的符合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制保障。这种体制就是在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集中全国力量来办大事。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几十年的实践证明,举国体制有利于提高中国的竞技体育水平,并且正为其他国家所学习和效仿。
当然我们也清楚,举国体制的产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现在应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对举国体制要赋予新的内涵。我们搞竞技体育,除了扬我国威、展现国家形象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全面提高人民体质,借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巨大推动力产生广泛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起一个全民参与的体育热潮,奥运争光与全民健身同行,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原则!
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体育正面临着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中国竞技体育要实现的不是简单的金牌数量的增加,而应该走更均衡的发展道路。在金牌榜上,我们能稳定在前三名就可以了,但在田径、游泳、球类等集体项目上应该有一个令国人惊喜的突破。虽然实现这一质的转变需要一个艰难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的事,但我们对中国体育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黄 岩
![]() |
相关新闻:
·白岩松:200金≠体育强国 我们都是应试教育高手
·光明日报:“西方运动员多是业余选手”太可笑
·对手眼里中国体育:只为打败美国 民生重于金牌
·慈鑫:洋为中用的阻碍 金牌大国如何成足球大国 点击进入奥运专题首页
视频节目:
·《西游伦敦记》:主播卖萌黄征踏两半球揽两美女
·《奥运背后故事》:朱俊体弱练击剑曾和雷声同睡
·《解码奥运》:朱芳雨最爱哈里斯 阿联或回归CBA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